热敏灸技术样本.docx

热敏灸技术样本.docx

ID:61901686

大小:31.1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3-26

热敏灸技术样本.docx_第1页
热敏灸技术样本.docx_第2页
热敏灸技术样本.docx_第3页
热敏灸技术样本.docx_第4页
热敏灸技术样本.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热敏灸技术样本.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敏灸技敏灸是采用艾条灸敏化的腧穴,激喜、透、扩、、局部不(微)部、表面不(微)深部、非感等敏灸感或气,并施以个体化的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效的一种新法。代灸学家周楣声教授在其《灸》中首先提出”敏点”的概念,其”有敏点反,⋯⋯当照至敏感点,每火焰下沉,而局部之感亦向深部透。或用艾条点燃慢慢熏烤,当熏至敏感点,亦可使感向内深透,或向方布。”江西省中医院日新教授在承以往研究的基上腧穴敏化象行大量察及广泛床用的基上行总结,提出”腧穴敏化灸法”。一、理基:腧穴是人体腑气血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点,也是灸等治的刺激点,具有反病症

2、、助断、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在生理状下腧穴是腑气血活的,病理状下腧穴是腑病症的反点。其反表形式多种多,可分形改点和功能改点。形改点如皮下和肌肉出条索状、状改,皮肤出皮疹、血、色的改等;功能性改点如痛点、低阻点、皮温改、敏化点等。其中敏化点既是断疾病的腧穴也是治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床用广泛。(一)腧穴敏化象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腧穴热敏化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

3、灸局部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或其它部位感觉甚热。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表面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6.产生其它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7.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二)热敏化规律1.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腧穴热敏化出现率约5%,而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20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其中寒证、湿证、瘀证、虚证中多,急性病和慢性均可出现。疾病愈后,腧穴热敏出现率下降至10%左右。2.热敏

4、化腧穴与经穴定位的关系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能够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热敏化腧穴具有时变特性,即随着时间其部位和强度也发生变化。对热敏化腧穴进行艾灸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3.热敏化腧穴对艾灸的反应热敏化腧穴对艾热反应表现为喜热、透热、扩热、传热和非热觉,平均出现概率为70%,这说明上述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二、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腧穴热敏化有其自身的分布规律,如:面瘫多在翳风、下关、颊车、太阳、神阙、手足三里穴出现热敏化;感冒多在风池、风府、大椎、肺俞、太阳穴和上印堂

5、穴出现热敏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多在风门、肺俞、至阳、次髎、命门、肾俞、脾俞出现热敏化;消化性溃疡多在中脘、脾俞、肝俞、阳陵泉、足三里出现热敏化;肠易激综合争多在上星、神阙、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出现热敏化;便秘多在次髎、大肠俞、大横、迎香、上巨虚出现热敏化;原发性痛经多在关元、中极、子宫、次髎、三阴交出现热敏化;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盆腔炎多在三阴交、次髎、大肠俞、关元、子宫出现热敏化;中风病在百会穴、曲池穴、风市穴、血海穴、阳陵泉穴出现热敏化;颈椎病在百会穴、大椎穴、风池穴、颈夹脊、肩井穴出现热敏化;过敏性鼻炎在大椎、肺俞、上印堂、神阙、肾俞出

6、现热敏化;腰椎间盘突出多在至阳、腰阳关、大肠俞、关元俞、委中、委阳、阳陵泉、昆仑穴出现热敏化;增生性膝关节炎在内外膝眼穴、血海、梁丘、肾俞穴出现热敏化点;荨麻疹多在肺俞、至阳、神阙、阴陵泉、曲池出现热敏化。三、灸法操作1.循经往返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移动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临床操作2-3分钟。2.回旋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特定体表部位,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的左右方向移动或往复回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为度。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

7、气血,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继以雀啄灸。3.雀啄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的摆动,如鸟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准备,临床操作以1-2分钟为宜。4.温和灸将点燃的纯艾条对准热敏化腧穴,距离皮肤3cm左右实施温和灸,以患者无灼热痛感为度。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