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节气的特点是什么_二十四节气立春特点.docx

立春节气的特点是什么_二十四节气立春特点.docx

ID:61902070

大小:68.7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26

立春节气的特点是什么_二十四节气立春特点.docx_第1页
立春节气的特点是什么_二十四节气立春特点.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立春节气的特点是什么_二十四节气立春特点.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立春节气的特点是什么_二十四节气立春特点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都代表着季节气候的转变。立春是春天的头一个节气,那么大家知道立春节气会有哪些特征变化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立春节气的特点,欢迎大家来参阅。每年2月4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交立春节气。“立春”是预示季节转换的节气。这个节气,早在战国末期(约公元前239年)就确定了。“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古时,古人认为,春季开始叫“立春”,夏季开始叫“立夏”,秋季开始叫“立秋”,冬季开始叫“立冬”。其农事意义是“春种、夏长、秋

2、收、冬藏”。春夏秋冬,以春为首。春季六节气,“立春”居先,标志着春天的到来、四季的开始,这是古时的说法。立春第一候是“东风解冻”,东风送暖,化解了大地冰封已久的寒冻。第二候是“蛰虫始振”,“蛰”是隐藏的意思,指潜伏在地下的小虫都自冬眠中苏醒过来。第三候是“鱼陟负冰”,陟是上升的意思,鱼儿囚为水温渐暖,所以竞相浮游到水面,但水中仍有未溶解的碎冰。在岸上观看,就如同鱼儿背负着冰块在水中游动。从现代气候学标准看,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不能和当时全国各地的自然物候现象(即春季应有的景象)吻合。如2月初“

3、立春”后,我国华南已经花红柳绿了,然而华北大地仍会大雪纷飞。现在比较科学的划分,是把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的始日,作为春季开始。相连的广州起步北上,开始旅程,2月中旬先是到了昆明、下旬则越过云贵高原进人四川盆地,3月中旬到达武汉三镇、下旬越过郑州和济南,4月上旬抵达京津地区、中旬跨过山海关来到塞外沈阳城、下旬经由长春到达哈尔滨,5月20日前后,才能光临我国最北的地方—漠河。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不但春临大地的时间有早有迟,春姑娘在各地停留的时间也有长短之别,如西北地区土

4、壤干燥,春季升温迅速,整个春季仅40多天,可谓来去匆匆;而云南昆明等地则四季如春,被誉为“春城”。虽然“立春”节气后,不能说春天已到,但确实预示着春天就要来了,农业生产大忙季节即将来临。这不,一些农谚即是很好的佐证。如:立“春一日,水热三分”、“春到三分暖”⋯⋯以安徽省为例,“立春”气以后,虽处于冬季之尾,但有气温仍较低,还会生低温害。如安徽省极端最低气温的极值,就出在1969年2月6日的固镇县,一24.3‘C。因此,仍加冬作物,尤其是温室大棚的保温防寒工作。不过,有冬季偏暖年份,南方湿空气势力强于

5、北方冷空气,在“立春”立春一到,人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增高了,日照延长了,降雨也开始了。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立春竹北方备耕也开始了。“一年之计在干春”,在中国是流最广泛的格言式谚语之一。在《增广文》中,它一共是四句:“一年之在于春,一日之在于晨,一家之在于和,一生之在于勤。”其中前两句,强调的都是时间的迫性和重要性。阳春之季,万象更新,于事耕作,这是个关键时刻。对于一个人来,青年时期也是人生的春天。青春的创造力是无的,爱惜青春,珍视青春,就能创造出知识,造出富;反

6、之,浪青春,虚度年华,除了惭愧之外,将一无所得。“一年之计在于春”,强的是要在一年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全年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干支法是上古文明的物,上古历法干支二十四节气“立春”,地域分界线在今广西桂林到江西州一线,当气立春,那一线以南地区,已有春的气息了。立春是一个略折色彩的节气,这种折在全国范并不是十分明显,但立春后白天渐长,意味着最寒的期基本去,天气开始逐回暖,万物渐次复苏。在南方岭南,早春的气息已扑面而来;而在北方,立春,更多只能说是春天的前奏,并没进入春天。立春不仅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

7、的第一个节气,而且在自然界、在人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耕播种,所“一年之在于春”。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段。时至立春,人们明地感到白昼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于一年中的折点,于上升或增多。无春年是农历中的概念,是指农历全年都没有“立春”的年份,是农历年度有的年份短于回年、有的年份长于回年的缘故。如:2016年农历猴年是“无春年”,即,全年没有立春之日。干支历(阳历)不存在无春年,因为每一年均是以“立春”年之起始,立

8、春气一到,就是孟春开始了,所以年年有春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