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计算实验报告.ppt

移动计算实验报告.ppt

ID:61908654

大小:35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3-27

移动计算实验报告.ppt_第1页
移动计算实验报告.ppt_第2页
移动计算实验报告.ppt_第3页
移动计算实验报告.ppt_第4页
移动计算实验报告.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移动计算实验报告.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移动计算实验报告王靖轩丁嵩2008-6-3大纲实验目的实验环境3个实验实验结论实验目的测量无线传输链路中,传输质量与距离的关系认识无线传输中存在的链路不对称性认识无线传输质量在一天中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实验环境adhoc无线网络两台笔记本IP地址分别为192.168.1.1,192.168.1.2笔记本(x2):IBM(A22e)PIII256MBRAMORiNOCOWirelessLANPCCardMACbookInteldual-core2GHZ2GRAMAtherosAR5008XWirelessLANPCCard实验一:无线链路质量与距离之间的关系目的测定无线网络传输中传输质量和传输

2、距离的关系方法测定传输丢包率和延时与传输距离的关系本实验拟选取2.5m为一个基准长度单位,每隔基准长度,让两台处于adhoc模式下的笔记本互相发送ping消息(30s)。通过ping消息统计的丢包率,发包数以及延时信息在室内环境下,两个节点处于开阔处,在50m范围内(途中横坐标40)之前,节点发送Ping消息的延迟没有太大变化。超过50米以后,发送ping消息的时延开始增大,丢包数量也渐渐增多。实验二:无线链路不对称性的探索目的认识和分析无线链路的不对称性方法测定两台笔记本各自的丢包率和延时与传输距离的关系采用实验一的方案,两台笔记本同时向对方发送ping消息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无线传输中

3、确实是有不对称性存在的。在我们的试验中,表现为笔记本2的性能优于笔记本1,我们调换过二者的位置。做了两次实验取平均值,并选择了另外的时间做重复测试来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可见,这种无线传输的不对称性有可能是由于硬件配置:如CPU、内存、网卡等因素导致的。实验三:无线网络环境与时间的关联性目的认识无线网络带宽资源的占用情况和时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丢包率、时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白天9个小时(早10点到晚6点)中,每个小时抽取5分钟,让两台处于adhoc模式下的笔记本互相发送ping消息,记录丢包率、传输时延时间的不同对于无线网络链路质量的影响不大。不过还是可以从ping包的延时的不同看出无线网络链

4、路质量的少许不同。在午后13:00至14:00左右,ping包的平均延时有少许增大(增至6~8ms)。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午后使用无线资源的人较多。结论室内无线网络链路质量与距离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相关关系。以北京大学理科一号楼七楼走廊的环境为例,在距离50m范围内,通信质量良好。但是超过50m范围,链路质量会下降,且表现的很不稳定。无线传输确实存在链路的不对称性。根据实验,我们初步排除了环境因素作为这种不对称性的原因。推测这种不对称性是由于机器本身的配置与软硬件环境的差异性所致,环境因素至多是加剧这种不对称性的一个因素。确实可能存在无线链路质量随时间变化的问题。根据我们的实验,在午后1

5、3:00至14:00左右,平均链路时延有少许增大。不过总体来说,这种变化对于整体的链路质量而言不构成很大的影响。进一步工作在空旷地的无线链路与质量相关性实验,这样可以更好的排除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不同配置、不同网卡的对照实验。现在还不能够确定链路不对称性是不是由于笔记本本身软硬件配置造成的。如果多设置对照组进行大量实验,或许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多时间点采样实验。我们的实验三基本的采样时间点是在同一天内完成的,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存在偶然性。应该多多进行采样,并总结出统计规律,这样才能够使结果更有说服力。Q&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