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ppt

第13章-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ppt

ID:61912070

大小:2.05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1-03-28

第13章-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ppt_第1页
第13章-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ppt_第2页
第13章-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ppt_第3页
第13章-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ppt_第4页
第13章-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3章-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李氏杆菌属丹毒丝菌属李氏杆菌属(Listeria)有7个种,代表种是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L.monocytogenes),引致人和动物的李氏杆菌病。一、形态与染色短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不形成荚膜、无芽胞,有鞭毛,在20℃-25℃培养可产生4根周鞭毛,在37℃至少可产生1根鞭毛。需氧或兼性厌氧菌,1℃-45℃均可生长,30℃-37℃最适,4℃需7天。普通琼脂平板上可生长,光滑型、蓝绿色光泽菌落;血液琼脂培养基上可见其周围狭窄的β溶血环;半固体培养基上穿刺培养,沿穿刺线呈云雾状生长。二、培养特性耐碱不耐酸,耐盐,对热的耐受性较多数无芽孢杆菌强,常规巴氏消毒法不能杀死,

2、常用消毒药5~10min能杀死本菌。三、抵抗力具有O抗原(阿拉伯数字表示)及H抗原(小写英文字母表示),16个血清型,常见1/2a、4b型。与多种细菌存在共同抗原,故血清学诊断意义不大。四、血清型五、致病性胞内寄生菌,不被宿主细胞吞噬而不被破坏。产生的李氏杆菌溶血素O(listeriolysinO,LLO),与其能在巨噬细胞内生长有关。可使牛、绵羊、山羊、禽等动物发病,成年牛、羊往往表现为神经症状的“转圈病”。六、微生物学诊断镜检:G+小杆菌分离培养:蓝绿光泽的菌落,β溶血纯培养:溶血检查、运动性检查、生化特性鉴定动物试验:小鼠腹腔注射,剖检肝脏坏死,分离细菌血清学检查:凝集反应丹毒丝菌属(

3、Erysipelothrix)本属只有1种,即猪丹毒丝菌(E.rhuriopathiae),是猪丹毒病的病原体,通称猪丹毒杆菌。革兰氏阳性的细杆菌,组织涂片或血液涂片中,呈单在、成对或小丝状,无鞭毛、无荚膜、不产生芽胞。一、形态与染色急性病例慢性病例二、培养与生化特性微需氧菌,普通琼脂上生长不良,血平板上生长茂盛,灰白色露滴状小菌落,并形成α溶血环,生长温度为5℃~42℃,最适温度为30℃~37℃。生化特性:糖发酵能力极弱,明胶穿刺培养呈试管刷状生长,但不液化明胶。三、抵抗力本菌对腐败和干燥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对常用消毒剂抵抗力不强,0.5%甲醛数十分钟可杀死。最初被分为A、B、N型。A型:

4、强毒型,多分离自急性病例B型:弱毒型,多分离自慢性病例,免疫原性较好N型:无毒型目前以阿拉伯数字为型号,共有25个血清型。四、血清型五、致病性通过消化道感染,进入血流引起动物高热,可产生透明质酸酶和神经氨酸酶,加强了血管通透性和降解宿主组织粘蛋白本菌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可寄生于哺乳动物、禽和鱼类。其中猪分离率最高,人可经外伤感染,发生皮肤病变,称“类丹毒”。猪丹毒病猪涂片镜检:G+纤细的小杆菌分离培养:血平板细菌鉴定: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血清学诊断:凝集试验六、微生物学诊断主要考虑与李氏杆菌鉴别。猪丹毒GC42弱毒菌株制成的冻干苗,抗猪丹毒血清可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也可用青霉素治疗病猪。七、

5、防治复习思考题李氏杆菌和猪丹毒杆菌鉴别诊断要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