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课件]2011年高考语文第一轮模块突破复习课件(15).ppt

[高考语文课件]2011年高考语文第一轮模块突破复习课件(15).ppt

ID:61912987

大小:400.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21-03-28

[高考语文课件]2011年高考语文第一轮模块突破复习课件(15).ppt_第1页
[高考语文课件]2011年高考语文第一轮模块突破复习课件(15).ppt_第2页
[高考语文课件]2011年高考语文第一轮模块突破复习课件(15).ppt_第3页
[高考语文课件]2011年高考语文第一轮模块突破复习课件(15).ppt_第4页
[高考语文课件]2011年高考语文第一轮模块突破复习课件(15).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课件]2011年高考语文第一轮模块突破复习课件(15).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40页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理解)。“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谓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以及文言文的固定句式。第二,“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的活用。在词语的“用法”上,文言更灵活,一词兼几类的情况非常普遍,临时活用的情况也很多,这就造成了较为复杂的句子构成形式,主要的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在文言文中普遍存在,这也就决定了考试在

2、这一知识点上命题的必然性,命题者经意或不经意都会设题考查,2008、2009年全国和省市18套试题中,三分之二的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设置了这一考点。纵观近几年高考,对这一考点及其子考点的考查具有下面一些特点:1.考查形式灵活。既有在题干中指明考查不同句式或者词类活用的试题。如2008年浙江卷的第13题,广东卷的第7题,2009年浙江卷的第19题,又有在考查“彼”考点时包含了“此”考点的成分,比如在考查文言实词时,其中有的选项是词类活用的句子,又比如在翻译时考查对不同句式的理解。2.考查的题型多样。既有客观选择题,除上面所提到的广东卷、浙江卷外,还有2008年上海卷的第18题,

3、“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江西卷的第10题“下列句中的‘病’字与文中的‘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等,也有主观简答题,各地试卷的文言文翻译大都牵涉到文言句式和用法。做好这类试题的一个前提,就要把该句子涉及的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理解深透。根据以上对近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结合2010年《考试大纲》的要求,特对2011年高考在本考点的命题作如下展望: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仍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2.由于卷面的限制,单独设题进行显性考查的几率不会太大,就拿近两年来看,2008年有广东、上海、浙江、江西4套试卷是单独设题进行显性考查,而到了2009年全国18

4、套试题中只有浙江卷是单独设题进行显性考查。3.把“不同的用法”与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在一起,把“不同的句式”与考查“翻译”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仍是一个主流。不过,从近几年考生答题的情况来看,当这一考点不单独设题,而是作为一个因素隐含在诸如释词、翻译等题目中时,不少考生往往容易忽视语言材料中存在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所以这种题型更具有迷惑性,望广大考生应引起高度重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41页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判断句高考时,设题考查的判断句在文言文中有多种“格式”,必须分析理解并能准

5、确翻译。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式的一项是()A.陈胜者,阳城人也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解析】A.“……者,……也”,B.“……,……也”,C.“……,……者也”都是判断句格式。【答案】D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式的一项是()A.环村居者皆猎户B.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C.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解析】A.“……者,……”,B.“……乃……”,D.“……则……”都是判断句格式。【答案】C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式的一项是()A.吾村十里皆平原B.予本非文人画士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D.刘备天下枭雄【解析

6、】A.“……皆……”,B.“……非……”都是文言判断句格式;D.为不用文字标志的文言判断句格式。【答案】C(二)被动句高考设题考查的文言文表示被动的句子也有多种“格式”,考生应能辨析并能准确翻译。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式的一项是()A.而君幸于赵王B.其印为予群从所得C.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解析】A.在动词后面用介词“于”引进主动者,表被动的格式;B.“为……所……”表被动的格式;C.“……为……”表被动的格式。【答案】D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式的一项是()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屈原至于江

7、滨,披发行吟泽畔【解析】A.“……为所……”,B.“……见……”,C.“见……于……”均为表被动的格式。【答案】D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式的一项是()A.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B.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C.屈平既黜D.王欲行之,则何反其本矣【解析】A.“受……于……”,B.“……被……”为表被动的格式;C.为无文字标志的被动句式(又称意念被动)。【答案】D(三)倒置句式倒置句式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和主谓倒装等,高考设题考查时往往考查其子考点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下列句子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