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低产田.doc

什么是中低产田.doc

ID:61915169

大小: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3-29

什么是中低产田.doc_第1页
什么是中低产田.doc_第2页
什么是中低产田.doc_第3页
什么是中低产田.doc_第4页
什么是中低产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什么是中低产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楼层:1楼层:1[思路分析]中低产田的基本特征  1、浅。中低产田耕层厚度大部分在15厘米以下,有些甚至不足12厘米。  2、瘦。偏瘦的中低产田多为开发时间较短的淹育性、潜育性和沼泽性水稻田。  3、旱。由于水资源的短缺以及其他行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多,农业用水比重逐渐减少,易早田的数量将逐年增加。  4、碱。由于几十年来大量施用碱性肥料,目前,偏碱的石灰水田呈逐年上升趋势。  5、毒。由于厂矿及生活区废水、废物、废气的直接排放污染,许多优质的水田变成了矿毒田。  6、漏。许多中低产田存在严重渗漏现象。[解题过程]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及效果分析  1、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运用机械深耕深松,形成疏松绵软

2、、结构良好、活土层厚、平整肥沃的耕作层。加深耕作层,使固相、液相、气相比例相互协调,逐步形成具有较高生产潜力的新耕作层,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2、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钙、硫等农作物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稻草还田是增施有机质肥料的好方法,稻草还田沤烂后,腐殖质化,改善了土壤的结构,提高了土壤自身调节水、肥、温、气的能力。  3、机械深施化肥技术和增施有机肥技术。使用机械化、半机械化,在土地耕翻时和作物生长中期,将化肥按农艺要求的数量和化肥位置效应,施于土壤表层以下一定深度,一般6~10厘米。应用机械化深施化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10%以上。增施有机肥,是培肥地力的重要手

3、段,也是提高稻谷品质的主要环节,应逐步提高有机肥施用比例。  4、节水少耕技术。采用特制的水田带状旋耕机,同时加装施肥装置,原稻茬保持不动,在两稻茬之间,对田进行T型带状旋转及施肥作业,施后进行镇压整形,旋耕机幅宽180厘米,带状旋耕作业6行,每行耕宽15厘米,耕深16~18厘米,与普通插秧机配套。第二年对未耕区进行轮耕,多次轮耕后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翻耕。应用此项技术可有效减少稻田用水的渗漏,减少50%~60%的耕整地作业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节本增效明显。  5、机械化冬翻覆肥技术。秋收结束后,大量撒施有机肥,运用机械冬翻覆肥。对潜育性和沼泽性水田要使用机械开沟排水,降低水位,同时进行犁田晒冬

4、,排除有毒物质,改良土壤。  6、其它综合技术。如机械破胸催芽技术、机械抛秧、机械植保、机械收割脱粒、化学除草、选用优良品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中低产田改造  中国耕地中有78.5%的中低产田,其中中产田面积占37.3%,低产田面积占41.2%。中低产田主要障碍因素是干旱缺水(4242万hm)、耕层浅薄(2603万hm)、土壤粘重(1938万hm)、土壤酸性太强(899万hm)、土层含水量砂量太高(764hm)土体下部含砂太高而漏水(739hm)、涝渍(681hm)、盐碱(624hm)、粘盘(467hm)、砾石含量太多(359hm)、潜育化(296hm)、以及风沙、白浆、砂姜、碱化、石灰板

5、结和矿毒、污染等。针对不同土壤的障碍因素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是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改造中低产田比垦荒投入省、用工省、见效快。中低产田改造好了能长期见效益。中低产田改造的基本原则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先易后难,分期实施,以点带面,分类指导,搞好技术开发,注意远近期结合,并与区域开发、生产基本建设等紧密衔接。中低产田改造不单纯是提高当年产量,而是着眼于根本性的土壤改良,提高耕地特别是要进行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建设。要针对不同类型中低产田采取综合措施,清除或减轻制约产量的土壤障碍因素,提高耕地基础地力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改造中低产田中应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养地作物,增施有机肥,并进行

6、生态农业建设,进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土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从综合角度,中低产田改造可归纳为几种模式:中低产田改良 (一)中低产田的概念:  指存在一种或多种制约农业生产的土壤障碍因素,产量相对低而不稳的耕地。(二)中低产田类型划分:  l、渍涝潜育型  这类田主要分布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带,是由于冷浸水、地下水危害或季节性洪水泛滥导致渍水潜育现象,需加以改造的水害性稻田。这类田的主要特征是:80cm土体内具有30cm以上的青泥层,还原物謘hi扛撸淠辔碌停止┯η慷刃 K旧け硐治呵捌诮┟绮环ⅲ笃谔扒嗤硎欤湛锹矢撸康汀F渲鞯颊习蛩匚寥狼庇脑煊χ鞴ヅ潘亚

7、薄⑾槔:陀卸疚镏省?br/>  2、干旱灌溉型  由于降雨量不足或季节分配不合理,缺少必要的调蓄工程,以及由于地形、土壤原因造成的保水蓄水能力缺陷等原因,在作物生长季节不能满足正常水分需要,同时又具备水资源开发条件,可以通过发展灌溉等措施加以改造的耕地。其主导障碍因素为干旱缺水,改造应主攻引水、蓄水工程。  3、质地改良型  由于土壤母岩、母质影响或洪水冲积等导致土壤质地过粘或过沙,土壤沙粒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