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资料.doc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资料.doc

ID:61936807

大小:41.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1-03-31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资料.doc_第1页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资料.doc_第2页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资料.doc_第3页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资料.doc_第4页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资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资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题一、简答1.简述教育测量的基本要素及四种水平包括哪些?答:(1)教育测量的基本要素包括:参照点和单位。²参照点:计算事物数量的起点,也叫零点。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如长度,,重量。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如海拔高度、温度。²单位:计量事物标准量的名称。理想的单位要符合两个条件:同一个单位意义相同,即确定的意义;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差别相等。(2)教育测量的四种水平四、教育测量的水平(第二章25页未找到准确答案)从所使用的参照点来说,教育和心理测量的参照点均为相对参照点。从所

2、使用的单位来说,教育和心理测量所使用的单位意义不太明确,单位常常不等值。²从本质上讲,教育和心理测量的量表属于等级量表。无论是对智力,还是对能力倾向或人格的测量,都只具有等级量表的特征。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多数心理特征具有常态分布的特征,无绝对零点,所以我们也可把测量后直接得到的原始分数转化为常态分布下的标准分数,把这些量表当作等距量表来处理。2.简述教育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有哪些?答:一、确定编制测验的目标二、

3、制定编题计划三、设计测验项目四、预测与项目分析五、合成测验六、测验的标准化七、搜集信度、效度资料八、编写测验手册3.简述实施教育测验应注意的问题。答:第三节、测验的实施(第4章92页未找到准确答案)(一)测试开始前的准备主试方面:•首先,主试在测试前要熟悉测验的结构和内容以及使用方法。•其次,测验实施者要熟练测验指导语并能口语清楚而流利地说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还要对施测者进行必要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1

4、、熟悉测验内容;2、掌握施测步骤;3、掌握记分方法;4、掌握解释分数的技术。测试方面:•主试在测验前要把测验材料准备好,以免短缺而临时寻找。(二)测试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1、指导语2、测验情景3、施测顺序4、测验焦虑(三)主试和被试的良好合作关系•主试保证测验结果绝对保密•对被试加以积极的鼓励4.简述区分度的相对性包括哪些方面?答:1.不同的计算方法,所得的区分度的值不同。两种相关值的比较。2.样本容量的大小影响相关法区分度值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3.分组标准影响鉴别指数。4.被试样本的同质性程度影响区分度值的大小。5.简述信度的几种估计方法?答:信度种类及估计方法(第六章6页只有估计同质性信度的方法)·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评分者信度估计同质性信度的方法库德-理查逊方法·K-R20公式(仅适用于以1、0记分)公式:公式K-R20中:K为构成测验的题目数;Pi为通过第i题的人数比例;qi为未通过第i题的人数比例;Sx为测验总分的标准差。K-R21公式(适用于以1、0记分,各题难度近似)公式:·公式K-R21中:X杠为测验总分的平均分;其它符号同上。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α系数或克伦巴赫公式适用于一切非0、1记分和连续记分(即多重记分)的情况公式:·式中:KK为测验的题目数;Si为第i题分数的标准差;Sx为测验总分的标准差。6.简述提高信度的方法有哪些?答:·(1)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2)使所有题目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3)努力提高测题的区分度·(4)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7.简述效度的性质有哪些?答:(1)效度具有相对性n任何测验的效度是对一定的目标来说的,或者说测验只有用于与测验目标一致的目的和

7、场合才会有效。n(2)效度是针对测验结果的,即测验结果的有效性程度。n(3)效度具有连续性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验效度通常用相关系数表示,它只有程度上的不同,而没有“全有”或“全无”的区别。n也就是说我们评价一个测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