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朝花夕拾有感.doc

读朝花夕拾有感.doc

ID:61940214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31

读朝花夕拾有感.doc_第1页
读朝花夕拾有感.doc_第2页
读朝花夕拾有感.doc_第3页
读朝花夕拾有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读朝花夕拾有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范文一:  《朝花夕拾》一书是鲁迅1926年作品,这本书是散文集,一共有10篇。《朝花夕拾》主要记叙了作者本人的童年生活和青年求学之路,回忆难忘的往事和人,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以及老师的缅怀和尊敬之情。作品再记叙的过程中暗示了旧社会的封建思想的落后,以及对反动派、守旧思想的抨击、批判和讥讽。  在本书中令我最难忘的是《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父亲的病》主要讲述了鲁迅回忆父亲延迟治病的情景,“我”请来的几位所谓“名医”,不仅在“我们”家,在别处照样:出诊原来1.4元,特拔10元,深夜加倍,出城加倍。帮别人看病时,只是草率地简单一看

2、,说没事,不要紧,随随便便开一张所谓的药方,拿了钱就走人;复诊时,明明病根本有好转,却又说严重了,有随笔写了一张药方,走时收钱特别贵。鲁迅和“名医”周旋过几年了,因为作者请他来帮“父亲”治病。  这篇文章主要在记叙“名医”在看病过程的草率,不认真。更主要是批判了“名医”的故弄玄虚、勒索钱财、对生命草率的自私的精神,为了自己可以赚多几个钱就可以乱来。  《藤野先生》主要记叙了作者在日本读书的生活,其中突出了一个人物的优良品质——藤野先生的做事严谨、正直、热诚、忠诚的美好道德品质。写了藤野先生在生活上虽然不拘小节,经常出门忘记打领带

3、之类。可是在工作上却一丝不苟、严禁、认真、正直、注重细节,而且没有民族歧视,和作者成了朋友,一起研究学习。4  读了《朝花夕拾》,我明白了旧社会的封建势力的不公平。也体现了鲁迅的文采十分了得,对关注社会的热情的高涨。?范文二:  初读这本书,讲实话,我也不是很读得懂。就连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也是学得似懂非懂的。我甚至觉得:鲁迅的这些文章,看起来简直就是象在跟你聊天似的,哪算得上什么名著?  后来多读了几遍,我懂得了,不要把这样的名著当作美文,其实,这本书的文章看似“聊天”也正是鲁迅的文字魅力所在。它看上去很朴实,甚至比

4、较口语化,但为什么却能够深深地吸引人呢?就是因为这样的朴实,让人感觉很亲切,就象他站在你面前跟你诉说着什么似的,“说”到兴奋处,文字又会变得非常热烈,这就让人能够从中品味和感受鲁迅的点点滴滴。  郁达夫是这样形容鲁迅的文字的:“鲁迅的文体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是的,这个特点在《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中表现得一览无遗。一开头,便以“寻咒”从侧面点出中心,接下来便诉说了一段他童年的一段故事。其实,鲁迅先生是话中有话啊,他借着说童年看《二十四孝图》的事情,其实反映了

5、当时社会的黑暗——4即对儿童的不重视。儿童都读不到他们应该读的书,而人们却熟视无睹,这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然而我又想到了现在,现在的孩子们别说爱读书,他们连根本不想读书,不思学习。再看看那时侯的孩子们,他们渴望读书却没有书读,而现在我们有书读却不愿读,这难道不是一个令人悲哀的现象吗?  《朝花夕拾》中那几篇描写人的文章,我是比较喜欢的。首先,这些文章的内容比较吸引我——因为我喜欢看到各色各样的人,再加上鲁迅那种轻松而生动的语言,读着读着,你仿佛就可以看到那个人似乎站在你面前一样。比如《阿长与山海经》,描写的是鲁迅家的保姆阿

6、长。文章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旧时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有人比喻这篇文章是鲁迅从记忆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异常鲜美的“朝花”。的确,对于这个妇女,鲁迅不但没有避讳写出她的美与丑,反而是怀着真挚的感情怀念她的一切。不论鲁迅对她是佩服、厌烦、喜欢或是讨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的感情。而且我还发现,这个“长妈妈”跟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孔已己”很相似,同是旧中国的人民,遭遇也差不多,比如他们的名字,都是已经被人遗忘了的,而外号也是随便起的。可悲的人啊!  直到写完了这篇读后感,“感”到了这么多,我觉得我才算是真正地读懂了《朝花夕拾》。?

7、范文三:  寒假期间被迫读了读鲁迅的朝花夕拾,为什么要说“被迫”4呢,因为我一直认为我的思想和鲁迅或许大有不同。曾经抱着不理解的心情认为鲁迅是在儒家思想熏陶下成为大家的,而我这种深信墨家“非攻,兼爱”思想,略有排斥儒家思想的人,经不起这样的思想撞击。可是才读了一篇,就发现,原来鲁迅的想法和儒家思想完全没有什么关系,读朝花夕拾还真是读对了。  才翻开就看到一篇篇密密麻麻的文章,说长其实都没短篇小说长,说短它也有个几千字,再看看题目《狗·猫·鼠》,从题目中完全不知所云,抱着排斥的心情,根本看不下去。直到看到了那段话:  “它们适性任

8、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辨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他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牌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的佩服赞叹它们……”  这段话很像震撼过我的另一句话“原来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