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施工组织设计论文

地铁车站施工组织设计论文

ID:6194032

大小:2.79 MB

页数:98页

时间:2018-01-06

地铁车站施工组织设计论文_第1页
地铁车站施工组织设计论文_第2页
地铁车站施工组织设计论文_第3页
地铁车站施工组织设计论文_第4页
地铁车站施工组织设计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铁车站施工组织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铁车站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第一章概述1.1基本原则(1)地铁车站是人流比较集中的公共交通建筑,在设计中首先要满足其使用功能要求,地铁车站的站位应该为乘客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使多数乘客步行的距离最短。车站布局还需考虑与其他公共交通有方便的换乘条件,将旅游景点、游乐中心、住宅密集区、办公密集区等与车站相通,为乘客提供无太阳晒、无雨淋的乘车条件,使车站建筑具有合理的、完善的、流畅的使用功能。(2)车站布设应与旧城改造和新区土地的开发相结合,车站分布应方便施工,减少拆迁,降低造价,并注重城市轨道交通建

2、设与周边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3)地铁车站是建于地下的公共交通建筑除了结构应有的安全可靠性外车站建筑的设计中也应考虑所有的安全因素如楼梯和自动梯数量、位置及宽度的考虑必须满足在灾害情况下的紧急疏散要求,有足够明亮的照明设施,以降低人在地下的恐惧心理,有清晰详尽的导向标志,安全出口通道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及有足够的新风和排风排烟设施。1.2工程概况1.2.1工程范围与规模a.车站规模高家园站设计起点里程为K40+632.000,设计终点里程为K40+811.000,车站总长度17

3、9米,总建筑面积4089.700㎡(不含集散厅),其中盾构扩挖段设计起点里程为K40+641.000,设计终点里程为K40+811.000,总长度170米,建筑面积3026.000㎡。车站中心里程K40+715.000,底板埋深24.568m,标高10.432m,车站底板坡度2‰,轨面绝对高程12.472m,车站覆土约14.8m,结构宽度为17.800m,高度9.410m,净空高度7.91m。b.结构形式97高家园站采用站台、站厅分离布置型式,扩挖站台层为地下单层侧式站台,布置于万红西街道路下方

4、,拱顶及侧墙结构厚度700mm,底板厚度800mm,中墙厚度500mm,利用车站南端设置的1号风道和1号、2号施工通道进行施工。集散厅及设备用房外挂,为地下三层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1.2.2工程环境a.周围建筑物高家园站位于万红西街与芳园西路交口北侧,线路沿万红西街方向布置,南侧为芳园西路,东侧紧邻南北向的酒仙桥路,车流量大、公交线路多。万红西街东、西两侧邻近五层、六层砖混住宅的大山子南里及西里住宅小区,局部临街建筑为单层商业建筑。盾构扩挖段位于万红西街下方,西侧穿越地面平房区,沿线地面重要

5、建筑物。b.地下管线高家园车站上方主要地下管线有:1、与线路平行的管线:Φ1050、Φ800雨水管线两条,埋深约4m;Φ400、Φ1050污水管线两条,埋深约5.5m;Φ600上水管线一条;电力管线5条;通讯管线10条;2、与线路斜交的管线:在一号风道上方有一条16001650热力方涵沿南北方向斜穿过风道,埋深约2.2m。1.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工程地质概况高家园站所处区域地层上部为第四纪沉积物,第四纪覆盖层厚度大于200m。岩土工程勘察揭露地层最大深度为51m,根据钻探资料及室内土工试

6、验结果,将本工程场地勘探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三大类。1、穿越土层: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的地层为:④3粉细砂层,中粗砂④4层,粉质粘土⑥层,粘土⑥1层,粉土⑥2层,细中砂⑥3层,圆砾⑦层,中粗砂⑦1层,粉细砂⑦2层,粉土⑦3层,粉质粘土⑦4层。其中粘土⑥1层和细中砂⑥3层均以薄层或透镜体分布,圆砾⑦层局部以透镜体分布。2、地基土质:车站底部管片进入⑦297粉细砂含水层,地基土可能发生流失情况,造成基底管片失稳。高家园车站穿越的

7、地层为:④3粉细砂层,中粗砂④4层,粉质粘土⑥层,粘土⑥1层,粉土⑥2层,细中砂⑥3层,圆砾⑦层,中粗砂⑦1层,粉细砂⑦2层,粉土⑦3层,粉质粘土⑦4层,对穿越地层的描述,如下表所示:表1-1车站穿越地层及描述表Table1-1thestationthroughtheformationandcontext编号地层名称地层描述分布情况④3粉细砂灰色,密实,饱和,低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局部夹粘性土透镜体。连续分布④4中粗砂灰黄色,密实,饱和,低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个别砾石。⑥粉质粘土灰色~褐

8、黄色,可塑,中压缩性,含氧化铁、少量云母、姜石,局部夹粘土薄层。连续分布,粘土⑥1层和细中砂⑥3层均以薄层或透镜体分布⑥1粘土褐黄色,硬塑,中压缩性,含氧化铁、少量云母、姜石。⑥2粉土灰色~褐黄色,密实,很湿,低压缩性,含氧化铁、云母、姜石。⑥3细中砂灰色~黄灰色,密实,饱和,低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个别砾石。⑦圆砾杂色,密实,饱和,低压缩性,最大粒径不小于80mm,一般粒径为2-15mm,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65-70%,亚圆形,中粗砂填充。连续分布,圆砾⑦层仅局部以透镜体分布⑦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