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传染病知识讲座.ppt

学校常见传染病知识讲座.ppt

ID:61953797

大小:1.14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1-04-01

学校常见传染病知识讲座.ppt_第1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知识讲座.ppt_第2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知识讲座.ppt_第3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知识讲座.ppt_第4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知识讲座.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校常见传染病知识讲座.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吴解冰2011.10.19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此类疾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侵入人体内引起,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或产生毒素,并对正常细胞及其功能造成破坏,严重时可导致感染者死亡。这些病原体,能通过多种途径,从一个传染源(例如病人、病畜)传到另一个人身上,在人与人或动物之间相互传染,使其他人也感染同样疾病。什么是传染病?学校常见传染病三二一流行特点病种介绍采取措施流行特点(一)、极易发生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班50个左右的学生,集中在50平方左右的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学

2、习,相互之间密切接触;如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流行特点(二)、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学校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组成人群。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学生每天从四面八方,一家一户汇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里去,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又从每个学校分散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各个角落,所以说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流行特点(三)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而流行的强度大小则取决于传染源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传

3、播途径实现机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传染机制极易实现。所以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流行特点(四)、季节性    学校传染病的流行与社会上传染病流行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以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流行特点(五)、年龄特点    学校里的在校学生,其年龄可以从6岁到20岁左右。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可因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小学由于学生基础免疫水平低,而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呼吸道和肠

4、道传染病均可以爆发,流行。传染病常见症状1.发热-由感染性的原因引起,可分为三个阶段1)体温上升期-可骤然上升至39℃以上,通常伴有寒战;也可缓慢上升,呈梯形曲线。2)极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天到数周3)体温下降期-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也可在一天内降至正常,此时多伴有大出汗。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时候伴有发疹时间-疹子出现的时间因病种而异,水痘、风疹最早,伤寒最迟;传染病常见症状发疹分布-疹子的分布也因病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有科氏斑,皮疹由耳后向四肢躯干蔓延形态——分4种①斑丘疹:多见于麻疹

5、、风疹、猩红热等②疱疹或脓疱疹:多见于水痘、手足口病等③出血疹: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等④荨麻疹: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播途径1.空气、飞沫、尘埃——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2.水、食物、苍蝇——以肠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菌痢、伤寒等3.手、用具、玩具——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4.虫媒传播——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等5.血液/体液/血制品——见于乙肝、艾滋病等6.土壤——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途径常见传染病种类流行性感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猩红热水痘手足口病二病种介绍流行性感冒

6、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1~3天临床表现:症状较普通感冒重,表现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水痘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密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临床表现:1-发热: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2-疱疹:初期为红斑疹,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形似露珠水滴,3~5mm大小,疱液透明,后转为混浊。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靠近心脏一端,四肢远端较少。曾接种过疫苗者表现不典型。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

7、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临床表现:1、腮腺肿大:为该病的特征性病变,75%患者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疼痛明显2、起病急,有发热、怕冷、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脑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健康携带者。婴幼儿发病最高、其次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冬春季节高发。潜伏期为2-10天,平均4天左右。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畏光、皮肤瘀斑等。猩红热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传

8、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通常2~3天临床表现:1、发热:多为持续性,可达39℃2、咽峡炎:表现有咽痛、吞咽痛,可在皮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