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5章波粒二象性原子与原子核第2讲原子和原子核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5章波粒二象性原子与原子核第2讲原子和原子核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ID:61954624

大小:22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4-01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5章波粒二象性原子与原子核第2讲原子和原子核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1页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5章波粒二象性原子与原子核第2讲原子和原子核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2页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5章波粒二象性原子与原子核第2讲原子和原子核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3页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5章波粒二象性原子与原子核第2讲原子和原子核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4页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5章波粒二象性原子与原子核第2讲原子和原子核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5章波粒二象性原子与原子核第2讲原子和原子核课时作业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试资料第2讲 原子和原子核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6分,共84分。其中1~11题为单选,12~14题为多选)1.(2019·某某揭阳一模)如图所示,x为未知的放射源,L为薄铝片,若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上L后,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在L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则x可能是(  )A.α射线和β射线的混合放射源B.纯α射线放射源C.纯γ射线放射源D.α射线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答案 D解析 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薄铝片L后,发现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说明射线中含有穿透

2、能力弱的α射线,在L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说明没有射线或剩下的射线不带电,即为γ射线,因此放射源x可能是α射线或它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故A、B、C错误,D正确。2.(2019·某某高三九校3月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上引进了量子理论C.天然放射现象中出现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高能量的电磁波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答案 B-10-/10考试资料解析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

3、有复杂的结构,故A错误;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的基础上引入了量子理论,故B正确;天然放射现象中出现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其中α射线是氦原子核,β射线是电子流,只有γ射线是高能量的电磁波,故C错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有复杂结构,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D错误。3.(2020·某某省A10联盟高三摸底)据报道,香烟会释放一种危险的放射性元素“钋(Po)”,如果每天抽1.5包香烟,一年后累积的辐射相当于300次胸透的辐射。Po发生一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后产生了新核,新核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  )A.38

4、个B.40个C.42个D.44个答案 B解析 Po发生一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产生的新核为X,其中子数为206-83=123,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23-83=40,B正确。4.(2020·某某省六校协作体高三上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B.玻尔的跃迁假设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D.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答案 D解析 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故A错误;为解释氢光谱,玻尔提出了轨道量子化假设与

5、跃迁假设,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B错误;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都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故C错误;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故D正确。5.(2019·某某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以下有关近代物理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放射性元素在发生α衰变时2个中子和2个质子结合为一个α粒子,设中子、质子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则2(m1+m2)=m3-10-/10考试资料B.在关于物质波的表达式E=hν和p=中,能量E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λ和频率ν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

6、典型物理量C.在原子核发生衰变后,新核往往处于不稳定的高能级状态,会自发地向低能级跃迁D.重核的裂变过程质量增大,轻核的聚变过程有质量亏损答案 C解析 放射性元素在发生α衰变时,2个中子和2个质子结合为一个α粒子,有质量亏损,即为Δm=2m1+2m2-m3,故A错误;在关于物质波的表达式E=hν和p=中,能量E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λ和频率ν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故B错误;在原子核发生衰变后,新核往往处于不稳定的高能级状态,会自发地向低能级跃迁,C正确;重核的裂变过程和轻核的聚变过程都有能量放出,都有质量亏损,D错误。

7、6.1933年至1934年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生的核反应方程为Al+He→P+n,反应生成物P像天然放射性元素一样衰变,放出正电子e,且伴随产生中微子,核反应方程为P→Si+e+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温度、压强等条件变化时,放射性元素P的半衰期随之变化B.中微子的质量数A=0,电荷数Z=0C.正电子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核外电子转变成的D.P由30个核子组成,每两个核子之间都存在核力的作用答案 B解析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A错误;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中微子的质量数A=0,电荷数Z=0,B正确;正

8、电子产生的原因是核内的质子转化为中子时放出的,C错误;核力只存在于相邻核子之间,故D错误。7.(2019·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