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越式跳高的练习.doc

背越式跳高的练习.doc

ID:61967349

大小:4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2-26

背越式跳高的练习.doc_第1页
背越式跳高的练习.doc_第2页
背越式跳高的练习.doc_第3页
背越式跳高的练习.doc_第4页
背越式跳高的练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背越式跳高的练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急行跳高姿式之一。助跑步  数为8—12步,前段跑直线,后段跑弧线,用离横杆较远的腿起跳。起跳离地后,保持伸展姿势向上腾起,并在摆动腿及其同侧手臂的带动下,加速身体围绕纵轴旋转,使身体背对横杆;当头、肩越过横杆后,及时仰头、倒肩、展体,挺胞,并稍后收双腿,形成杆上背弓姿势,同时身体重心尽量靠近横杆,以充分利用腾空高度;当身体重心移过横杆后,应加速向上甩腿越过横杆。过杆后以背部落垫。助跑的技术要素技术特点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助跑线一般为“J”其优点是:1.助跑的预备段是一条直线或曲率很小的线曲,因此全程

2、便于加速和发挥速度。2.向弧线过渡时比较平缓自然,可以避免停顿或减速。3.弧线曲率由大变小,使身体逐步加大内频。4.最后一步与横杆约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证人体在腾空后,有一个适宜的相对于横杆的垂直位移距离。助跑技术助跑的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和顺利地越过横杆创造条件。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8至12步助跑,分直线助跑段与弧线助跑段。1.直线助跑技术:近似于短路途中跑技术,跑进时身体重心高而平稳上体适当前倾,后蹬充分有力,前摆积极抬腿,两臂协调配合大幅度摆动;2.弧线助跑技术:身体逐步内倾,加大外侧腿

3、臂的摆动幅度,保持头、躯干成一直线向内倾。助跑的整个过程应有明显的加速性和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是最后几步逐渐加快,到最后一步最快。编辑本段助跑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助跑弧线的曲率不当在学习弧线助跑中,经常会出现助跑弧线不正确的问题,主要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错误1:在助跑中,身体内倾不是逐渐加大,而是一开始进入弧线时,身体内倾最大,跑至最后两步时身体反而直立起来,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直线的不合理现象。错误2:在助跑中,身体内倾没有变化,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圆弧的不合理现象。错误3:在助跑中,身体内倾由不变大,表现在助跑上有绕

4、弯的不合理现象。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学生未能掌握好弧线助跑的技术,形成正确的弧线并并依靠本体感觉来控制身体内倾的变化。检查错误的方法:检查学生的助跑步点及路线是否正确,可以按照弧线助跑的技术要求,对每一步进行检查,通常每一步跑进方向的转折(一般称转折角)应逐渐加大。主要教学手段:1、运用各种半径弧线跑练习。(1)直道和上、下弯道的加速跑。(2)半径为6-8米的圆圈跑、螺旋跑和“8”字跑;(3)直线接弧线或直线切入圆圈跑。2、借助器械练习教师利用长的绳子连接教师和学生(学生用内侧手抓绳子的一端)。弧线助跑时,教师用力牵

5、拉绳子以加大向心力,迫使学生躯干保持适当内倾,加强肌肉的本体感觉。3、利用标志物进行弧线助跑练习教师利用标志线或在地面上画出前进路线,要求学生沿标志或路线反复练习,加强正确弧线助跑感觉。途中的大小块可以用小木块或海绵块,可以放在弧线的一边或两边都放,只放单侧可以避免直线助跑,放两侧可以避免圆弧助跑和绕大弯助跑。助跑最后一步的方向不正确在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学中,最后一步出现的问题通常比较严重,主要会产生外八字的跑法,最后起跳时的正确位置应仍然沿弧线方向跑进;而错误技术往往造成错误的起跳位置,致使最后一步的路线偏离了弧线的

6、自然延伸,从而使下肢产生两个不同方向的分离,导致力的分解,县最后一步支撑中助跑速度方向偏离支撑点,以致无法产生正确的起跳,上体会过早倒向横杆。产生原因:起跑前有躲杆意识或急于做背向横杆动作,起跳腿下意识地偏离起跳点。主要教学手段:1.反复进行上1-3起跳练习,强调最后一步上步时起跳腿的摆动方向。2.在起跳点放置标志物,以控制最后一步的跑进方向;3.在起跳点放置适当大小的综垫或弹性跳板,反复进行起跳练习,练习中强调跳上起跳点起跳;4.标出起跳点,反复练习。起跳时脚位不正背越式跳高最后一步放脚尖的方向与起跳同等重要,脚位

7、不正确,同样会对起造成极大的影响。通常初学者在起跳时脚尖会自然地产生外展,形成外八字的放脚动作,这种放脚技术,一会造成起跳时横向水平速度过大,产生冲杆现象;二易造成踝关节的损伤。教学手段:1.上一步放脚模仿技术练习,练习中要求放脚方向要正;2.行进间沿直线做上1-3步起跳练习,注意强调沿直线放脚起跳;3.在起跳点沿跑进方向放一小垫子,要求在垫上起跳;4.短程助跑弹性跳板起跳练习,在起跳点上放置有弹性的跳板,方向与助跑方向一致,要求踏板起跳。背越式跳高是指背部朝向横杆,身体各部分依次过杆的一种过杆技术。背越式跳高技术是

8、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阶段组成的。各阶段彼此紧密相连、相互作用。(一)助跑1.助跑的任务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路线可以看到,在助跑开始的前段直线跑,应尽可能大的获得水平速度。在助跑后段的弧线跑应为跑跳创造尽可能大的离心加速度,有助于向横杆方向运动。2.助跑的技术要点开始采用直线助跑,双肩要下垂,用脚前掌着地,跑时具有弹性;提高重心,步幅均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