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养殖中的饲养密度如何合理分配.docx

肉鸡养殖中的饲养密度如何合理分配.docx

ID:61970315

大小:13.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07

肉鸡养殖中的饲养密度如何合理分配.docx_第1页
肉鸡养殖中的饲养密度如何合理分配.docx_第2页
肉鸡养殖中的饲养密度如何合理分配.docx_第3页
肉鸡养殖中的饲养密度如何合理分配.docx_第4页
肉鸡养殖中的饲养密度如何合理分配.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肉鸡养殖中的饲养密度如何合理分配.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肉鸡养殖中的饲养密度如何合理分配  1、温度  在整个饲养期内肉鸡对温度要求都很严格。有试验表明,5周龄后偏离适宜温度1℃,到8周龄时每只肉鸡体重约减少20g。肉鸡适宜温度的范围如下:  1—2日龄34—35℃,  3—7日龄32—34℃,  8—14日龄30—32℃,  15—21日龄27—30℃,  22—28日龄24—27℃,  29—35日龄21—24℃,  35日龄至出栏维持在21℃左右。  应注意,上述列出的温度是指鸡背高度处的温度。还可以通过观察鸡群的活动来判断。当温度正常时,肉鸡表现为活泼,分布均匀

2、,食欲良好,饮水适当,睡眠时不挤堆,安静,听不到尖叫声。当温度过高时,鸡不好动,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减少,往往出现拉稀现象,长期偏离则生长发育缓慢,羽毛缺乏光泽。当温度过低时,肉鸡主动靠近热源,发出连续不断的尖叫,夜间睡眠时不安静,易挤堆甚至出现压死或憋死现象,应对此引起足够重视。  2、湿度  肉用仔鸡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是5O%~70%。一般10日龄前要求湿度大一些,可达70%,这对促进雏鸡腹内卵黄的吸收和防止雏鸡脱水有利。  10日龄后相对湿度要少一些,可保持在65%左右,这样有利于棚内保持干

3、燥,防止因垫料潮湿而引发球虫病。  3、光照  光照的目的是延长肉鸡的采食时间,促进其生长速度。一种光照时间安排是在整个饲养期每天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采用此法可使中后期肉鸡死亡率增加。目前一般采用下列光照方案:  1~2日龄24小时光照;  3~42日龄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  43日龄后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这种光照方案既不影响肉鸡生长又可提高成活率。  光照强度的原则要求是由强变弱,  1~7日龄应达到3.8w/平方米,  8~42日龄为3.2w/平方米,  42日龄以后为1.6w/平方。  前期

4、光照强一些,有利于帮助雏鸡熟悉环境,充分采食和饮水,后期强光照对肉鸡有害,阻碍生长,弱光可使鸡群安静,有利于生长发育。另外,为了使光照强度分布均匀,不要使用60W以上的灯泡,灯高2m,灯距2~3m为宜。  4、饲养密度  肉鸡饲养密度是否合理,对养好肉鸡和充分利用鸡舍有很大关系。饲养密度过大时,棚内空气质量下降,引发传染病,还导致鸡群拥挤,相互抢食,致使体重发育不均,夏季易使鸡群发生中暑死亡。饲养密度过小,棚舍利用率低。肉鸡的饲养密度要根据不同的日龄、季节、气温、通风条件来决定,如夏季饲养密度可小一些,冬季大一些。

5、  以下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可供参考:  1~7日龄40只,  8~14日龄30只,  5~21日龄27只,  22~28日龄21只,  29~35日龄18只,  36~42日龄14只,  43~49日龄10~11只,  50~56日龄9~10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