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论文

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论文

ID:6198169

大小:1.44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1-06

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论文_第1页
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论文_第2页
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论文_第3页
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论文_第4页
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毕业论文目录摘要I目录II第1章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和意义21.3国内外研究现状21.4研究内容和方法41.4.1研究内容41.4.2研究方法5第2章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及个人信息安全62.1概念阐述62.1.1个人信息62.1.2信息安全62.1.3网络安全72.2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安全72.2.1网民对个人信息所拥有的权利72.2.2网络运营商对用户信息安全应尽的责任92.2.3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泄露9第3章案例分析103.1网购中个人信息泄露造成财产损失103.1.1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原因113.1.2网购过程中的防范措施113

2、.2iCloud遭黑客攻击,好莱坞女星隐私照泄露123.1.1iCloud概念133.1.2黑客攻击iCloud的手段133.1.3针对iCloud的防范措施1625第4章网络个人信息保护194.1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意义194.2网络个人信息保护措施194.2.1技术层面194.2.2法律层面204.2.3个人层面23结论24参考文献25致谢26附录2725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在2014年8月26日,中国互联网大会(第十三届)在北京举行,会上据工信部副部长尚冰介绍,我国互联网网民目前达到6.32亿,普及率达到46.9%,如图1.1所示。另外,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我国信

3、息通信业基于互联网的业务收入已经突破4000亿元,在行业总收入中的占比接近47%。此外,从去年到现在,我国互联网领域发生了30多起涉及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投资收购,跨界投资不断涌现,跨界并购的领域日益多样化。与此同时,腾讯微信的用户已经突破2亿,UC浏览器已经成为全球使用量最大的第三方移动浏览器;2014年上半年,又有8家互联网企业相继赴海外上市。由此可见,我国互联网行业无论是从网络规模、用户规模、产业规模来看,还是从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来评估,无疑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图1.12014年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成绩举世瞩目,而问题也日益突出,“信息安全”成2014中国互联

4、网大会第一词。细数近几年国内外现状,国内市场,2014年上半年,有74.1%的网民遭遇信息安全问题,2013年3月至9月全国因信息安全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196.3亿元;国产手机领导品牌小米被曝存在信息安全漏洞并一直疲于解释;全球层面,继斯诺登事件曝光后,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25,其中不乏有谷歌、微软、IBM、苹果这些世界知名大公司,也都因涉嫌泄密而遭到诟病,这使得世界各国对于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的增加。综上所述,个人信息安全及保护问题已经成为互联网的社会信息化带来的最大困扰之一,给网民的财产安全和隐私安全造成了直接的威胁。1.2研究目的和意义21世纪,个人计算机几乎覆

5、盖每个家庭,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而我们所说的“安全”也不仅仅局限于系统安全、账户安全这些涉及切身物质财富的“安全”,如今慢慢浮现出的又一大安全隐患——网络个人信息安全,也可称为“隐私安全”,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为了更安心地畅游互联网,更好地利用网络改善我们的生活,本文通过查阅资料、案例分析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和攻击手段,再提出对应的保护性建议。对于日益增多的网民朋友们,本文的研究能帮助其更加重视个人信息的安全,建立起安全防范意识,更为积极主动且快速有效地保护自

6、己的个人信息,谨防个人信息在网络环境下泄露,保护自身隐私安全。而对于网络运营商而言,本文意在更清楚地使其认识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对其做好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本文也有助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如此,不给违法犯罪之人可乘之机,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1.3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对个人信息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的研究均较多,尤其是在技术层面和法律层面的保护上,对网络中存在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如:网络中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等)的研究不太全面,也较为零碎。(1)个人信息对于个人信息的定义,学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隐私说”和“识别说”[1]齐爱民.论个人资料[J].

7、法学,2003(8):80-8525。美国的Parent教授就是“隐私说”的代表,他认为个人信息是指信息主体所不愿向外透露的或是个人极其敏感不愿他人知道的信息。Milberg认为个人信息就是个人隐私,而隐私侵犯基本是指个人信息未经授权而进行收集和传播。A.F.Westin认为隐私是个人、组织或机构有权决定何时、如何将自身更多的信息与他人交流。1995年欧盟颁布的《欧洲联盟数据保护规章》,将个人信息定义为“有关一个被识别或可识别的自然人(数据主体)的任何信息”。徐敬宏则认为个人信息除了包括能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