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截割部制作设计论文

采煤机截割部制作设计论文

ID:6198758

大小:2.41 MB

页数:83页

时间:2018-01-06

采煤机截割部制作设计论文_第1页
采煤机截割部制作设计论文_第2页
采煤机截割部制作设计论文_第3页
采煤机截割部制作设计论文_第4页
采煤机截割部制作设计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煤机截割部制作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采煤机截割部制作设计毕业论文1综述MG500/1200-WD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为典型代表。该1.1.2设计蓝图1)整机的设计方案主要技术特征项目数据单位最大计算生产能力2500t/h采高3.5~5m装机功率1200kW供电电压3300V滚筒直径φ2000mm截深880mm牵引力410~680kN牵引速度0~13.8m/min灭尘方式内处喷雾拖电缆方式自动拖缆主机外形尺寸14400×2292×1634mm主机重量60T最大不可拆卸尺寸3070×1200×1000mm83最大不可拆卸重量7.0T1.1.5截割部、行走部电机的选用截割部:选取型号为YBCS3—500的

2、矿用隔爆型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行走部:选取型号为YB280S-4的矿用隔爆型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1.1.6摇臂减速箱有壳体、一轴、第一级减速惰轮组、二轴、第二级惰轮组、中心齿轮组、第一级行星减速器、第二级行星减速器、中心水路、离合器等组成。1.2.4采煤机的进刀方法1)端部斜切法2)中部斜切法3)正切进刀法1.3采煤机的发展趋势电牵引采煤机仍然是采煤机的发展方向,液压牵引采煤机制造进度高,在井下易被污染,因而维修困难,使用费用高,效率和可靠性则较低。德国Eickhoff公司于1976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牵引采煤机,在随后的20年中,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都

3、大力研制并发展了电牵引采煤机。电牵引采煤机具有良好的牵引特性、可用于大倾角煤层、运行可靠、适用寿命长、反应灵敏、动态特性好、效率高、结构简单、有完善的检测和显示系统。因此,电牵引采煤机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综采高产高效的世界记录都是由电牵引采煤机创造的。832设计过程2.2摇臂减速器传动比的安排总传动比等于截割电动机的转速与滚筒的转速比值:电动机转速:1486r/min滚筒转速:37r/min总传动比:传动比分配:对于采煤机结构的特殊性(如机厚及其约束),对于厚煤层型采煤机一般使用两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带两级2K-H负号行星齿轮减速。行星齿轮传动安排在最后一级较

4、合理,既可利用滚筒滚毂内的空间,又可减少前面圆柱直齿轮的传动比和尺寸。采煤机机身高度受到严格限制,每级圆柱直齿轮传动比一般为,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减速级传动比:初步估算第一级行星齿轮减速级传动比为查表得可取:=23,=91,=34,初步估算第二级行星齿轮减速级传动比为查表得可取:=25,=99,=37,两级圆柱齿轮传动总传动比:为有效利用空间,同时尽可能使所设计的采煤机机身高度较小,传动比应从高速级向低速级递减,在初步设计时可按:83进行选取。所以初步估取两级圆柱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分别为:2.3摇臂减速箱的具体结构2.3.1壳体采取直摇臂形式,用ZG25Mn材料铸造

5、成整体,并在壳体内腔壳体表面设置有八组冷却水管。2.3.2一轴轴齿轮、轴承、端盖、密封座、铜套、密封件等组成,与截割电机空心轴以花键轴联接的扭矩轴通过INT/E×T16Z×5m×30p×6H/6h花键与一轴轴齿轮相联。2.3.3第一级减速惰轮组齿轮、轴承、距离垫、挡圈组成,先成组装好,再与惰轮轴一起装入壳体;2.3.4二轴轴齿轮、齿轮、轴承、端盖、距离垫、密封圈等组成。2.3.5第二级减速惰轮由齿轮、轴承、挡圈、垫等组成,先成组装好,再与惰轮轴一起装入壳体。832.3.6中心齿轮组由轴齿轮、太阳轮、两个轴承座、两个NCF2940V轴承和四个骨架油封等组成,太阳轮

6、通过花键与轴齿轮相联并将动力传给第一级行星减速器。2.3.7第一级行星减速器内齿圈、行星架、太阳轮、行星轮及轮轴、行星轮轴承、两个距离垫,该行星减速器为三个行星轮结构,太阳轮浮动,行星架靠两个铜质距离垫轴向定位,径向有一定的配合间隙,因而行星架径向也有一定的浮动量。2.3.8第二级行星减速器行星架、内齿圈、行星轮、行星轮轴及轴承、支承行星轮的两个轴承、轴承座、联接法兰、滑动密封圈、及一些辅助材料和密封件组成,该行星减速器为四行星轮结构,太阳轮浮动,行星架一端通过轴承HM266449/HM266410和轴承座支承与壳体上,另一端通过轴承M268749/M26871

7、0支承与轴承杯上,轴承杯、内齿圈通过螺栓、销子和壳体紧固为一体。2.3.9中心水路有水管和一些接头组成。2.3.10离合器离合手把、压盖、转盘、推杆轴、扭矩轴等组成。2.4各轴的转速一轴齿轮的转速:由于与电机相连所以83二轴的转速:中心轮组的转速:第二级行星减速器太阳轮的转速:2.5各轴的功率一轴齿轮的功率:二轴齿轮的功率:中心轮组的功率:第二级行星减速器太阳轮的功率:2.6截割部齿轮的设计计算2.6.1第一级减速圆柱直齿轮的设计计算1)选择齿轮材料查机械手册:小齿轮选用18Cr2Ni4WA调质惰轮选用20CrMnTi调质大齿轮选用18Cr2Ni4WA调质2)按

8、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