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辨日》优秀教案范本2020年新.docx

《两小儿辨日》优秀教案范本2020年新.docx

ID:62008965

大小:9.3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12

《两小儿辨日》优秀教案范本2020年新.docx_第1页
《两小儿辨日》优秀教案范本2020年新.docx_第2页
《两小儿辨日》优秀教案范本2020年新.docx_第3页
《两小儿辨日》优秀教案范本2020年新.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两小儿辨日》优秀教案范本2020年新.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两小儿辨日》优秀教案范本2020年新《两小儿辨日》优秀教案范本2020年新教学目标1、读课文,自己结合课后注释疏通全文。2、重点理解:“东、去、汤、决、辩、知”等词、“孰为汝多知乎”等句。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4、领悟文章所讲的道理。5、初步感受文言文特点,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参考注释重点理解“东、去、汤、决、辩、知”等词、“孰为汝多知乎”等句,读懂每句活的意思,。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我们中华民族是

2、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我们有举世闻名的古代“四大发明”,有着无数的善于观察,勤于思索、勇于创造的古代科学家、发明家。我们的古人是有着无穷的聪明智慧的。你听,有两个古代的小孩儿,他们在为太阳争论起来了。二、初读课文,读正确流利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初读课文,指出朗读有困难的地方。教师帮助解决。3.再读课文,读正确流利。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学生自学。⑴先找出不理解的词、句,在文中记下来。⑵通过看注释、理解它们的意思;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就记下来。⑶小组内交流讨论:讲自己对词和句子的理解,再连

3、起来说一说课文的内容;对不理解的地方共同讨论解决。2.全班交流,理解大意。⑴学生汇报自学结果,老师对难理解的词句或学生理解有误的地方给以点拨指正。⑵能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还可以分角色读;通过读来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3.教师点拨。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辩斗:辩论,争辩。其:他们(指两小儿)。故:缘故,原因。句意: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②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以:认

4、为。去:距离。日中:正午,中午。句意: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一些,而中午时离人远一些。”③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句意: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中午时离人近。④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及:到。盂:古代盛饮食的圆口器皿。为:是。乎:是文言助词,表示疑问。句意:第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上的篷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盘子一样小,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⑤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

5、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汤,热水。句意: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暖和,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⑥孔子不能决也。决:裁决,判断。句意:孔子也不能判断谁是正确或错误。⑦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孰:谁。汝:你。知:同“智”,智慧。句意:两个小孩儿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文章的主要内容。孔子在路上遇到两个站孩儿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人

6、近,什么时候离人远。双方各有根据,争执一下,连孔子也无法裁决。2.文章层次。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孔子看见两小儿在争辩,向他们询问原因。第二段(第2—5自然段):重点叙述了两小儿是怎样争辩的。第一层(第2、3自然段):写两小儿各自的观点。第二层(第4、5自然段):写两小儿各自的理由和依据。第三段(第6、7自然段):写孔子和两小儿的态度。3.再读课文,体会辩斗过程。(1)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两小儿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并且都从日常生活中找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7、,他们谁也不让准,最后请孔子裁决,可博学的孔子却也无法作出判断。看来,这是一场势力相当的辩斗,让我们用朗读再现当时两小儿辩日时的精彩。(2)分角色指名朗读课文。(3)学生分组分角色再读课文。①师:两小儿都找理由来证明自已的观点是正确的。(生读)②师:两小儿毫不相让,据理力争。(生读)③师:两小儿越争越激动,坚持己见。(生读)(4)师:两小儿你争我辩,双方相持不下,只好请博学的孔子来裁决,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孔子这么有学问、有智慧的人却也不知道这个问题,当孔子不能决也时,两小儿便情不自禁地笑曰——(生

8、齐读最后两小儿说的话)。四、明理启智,引导探究1.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1)学生畅所欲言。(2)教师归纳。故事体现了两个小孩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2.引导探究:在两千多年前,圣人孔子无法裁决的问题,到了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你能否为两小儿的说法做一个公平的裁决呢?让他们心服口服。从科学角度来说,文中两小儿的说法都是不对的。因为实际上,早晨与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具体理由略)六、课堂小结1.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