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1-7单元复习.ppt

初三化学1-7单元复习.ppt

ID:62012282

大小:1.82 MB

页数:70页

时间:2021-04-12

初三化学1-7单元复习.ppt_第1页
初三化学1-7单元复习.ppt_第2页
初三化学1-7单元复习.ppt_第3页
初三化学1-7单元复习.ppt_第4页
初三化学1-7单元复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1-7单元复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三化学上册1-7单元复习古代化学近代化学现代化学三大贡献: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合成新分子阶段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环境友好化学4点P3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一、化学的发展史二、绿色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俗称:2.主要特点:3.主要核心: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三.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

2、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1.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常见仪器的使用(略)2.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检验产物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

3、点燃白烟,蜡烛复燃。3.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Cu2(OH)2CO3—检验生成的产物探究烛焰分层及温度分布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探究是CO2、还是H2O、或者冷凝的石蜡?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比较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检验气体中氧气含量的不同检验气体中水蒸汽含量一些重要的实验操作酒精灯加热时的注意事项(1)酒精的体积(2)火焰加热部位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镊子(2)粉末:纸槽(3)一定质量: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1)少量:胶头滴管(2)一定体积:量筒俯视仰视粗盐提纯溶解(升温、研碎、搅拌)过滤(一贴二

4、低三接触)蒸发(蒸发程度)计算产率水的净化: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蒸馏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变化变都是变,新质生成是界线。物变只是形态变,化变原质已生变。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特

5、征:①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形态的变化。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带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于水。注意二.物理变化,如:汽油的挥发、木材制成桌椅、铁铸成锅、蜡受热熔化、水结成冰等。四.化学变化,如:镁条燃烧、木柴的燃烧、铁的生锈、炸药的爆炸等。三.化学性质,如:镁能在空气中燃烧、铁容易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氢气能在空气中燃烧、氧气具有氧化性、铜绿不稳定容易分解等。一.物理性质,如:颜色

6、、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实验测定(1)燃烧物质的选择:产物为固体或液体(2)对装置的要求:气密性好2.结论: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N2占78%,O2占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他0.03%(体积比)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用途)1.O2:支持燃烧,供给呼吸2.N2: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又由于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利用液氮的低温作手术的冷冻麻醉剂,或超导材料的制冷剂。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泼,所以也可以做保护气,焊接金属、充

7、填灯泡;通电发光作电光源。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5.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6.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三、氧气的性质及制取(制

8、取略)1.物理性质:液态、固态为淡蓝色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与金属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