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病害预防与综合治疗技术.doc

大鲵病害预防与综合治疗技术.doc

ID:62013204

大小:15.33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4-12

大鲵病害预防与综合治疗技术.doc_第1页
大鲵病害预防与综合治疗技术.doc_第2页
大鲵病害预防与综合治疗技术.doc_第3页
大鲵病害预防与综合治疗技术.doc_第4页
大鲵病害预防与综合治疗技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鲵病害预防与综合治疗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鲵病害预防与综合治疗技术大鲵(Andriasdavidianus)为特有的珍稀有尾两栖动物,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两栖类物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中。它是体型最大的两栖类,迁徙能力较差,属于水生脊椎动物向陆生动物过渡的类群。大鲵具有极高的科研、食用、药用等价值。该物种在中国分布范围非常广,遍及长江、黄河和珠江三大水系,涉及17个省市。陕西省已经批准建立的大鲵驯养繁殖场有300多家7000余户,全省大鲵人工养殖状态下繁殖鲵苗15万尾以上;2008年全省大鲵人工养殖状态下大鲵繁苗量达40万尾之多,2009年全省大鲵人工养殖状态下大鲵繁苗量达35万尾之多。

2、陕西在大鲵的繁殖方面在全国处在领先地位。陕西大鲵养殖场占全国的80~90%,养殖数量占全国的近70%,大鲵养殖现已成为秦巴山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已成为陕西继苹果产业之后又一重大农业主导品种。一、大鲵常见病害的种类及症状1、病毒性疾病有关大鲵的病毒性疾病目前国内研究和报道的很少见。2、细菌性疾病2.1大鲵腹水病病原茵的分离与鉴定研究(孟彦,曾令兵,杨焱清等,2009)确定导致大鲵(Andriasdavidiamus,Giantsalamander)腹水病的主要病原菌类型。从患病大鲵的腹水和肠道分离细菌并进行纯培养,用细菌自动鉴定系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培养细菌进行鉴定,再对5

3、2尾健康的1龄大鲵进行感染试验,以确定病原菌,同时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经过细菌自动鉴定系统确定了4株细菌,室内感染试验确定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为主要致病菌;细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也再次证明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该病原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对氨卞青霉素、舒巴坦、头孢唑啉等药物具有抗性。导致大鲵腹水病的主要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2.2肠炎病病原为点状产气单孢杆菌,主要症状:病鲵起初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严重的不摄食。病鲵发病中期激动不安,在池中乱撞池壁,最后无力地伏于池底,活动减少。观察其粪便不

4、成形,入水不久后即散开,而正常的大鲵粪便入水后半小时后仍呈圆棒状。人工投喂时,大鲵有吐食现象,即使吞下,不久又吐出。后期脱皮严重,皮肤无光泽。观察其泄殖孔呈红色,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水流出,腹部膨胀。解剖病死鲵,可见肠道发炎、充血,出现糜烂。2.3大鲵赤皮病的病原菌为Ⅰ-型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发病大鲵表现症状为全身肿胀,呈充血发炎的红斑块和化脓性溃疡。菌株对链霉素、氯霉素、氟哌酸、庆大霉素、“鱼病康-I”均高度敏感。2.4大鲵烂尾病病原菌为荧光假单胞菌,主要症状:大鲵感染烂尾病主要表现为尾部病初充血,随后发炎糜烂,分泌白色黏液,并有

5、臭味。最后尾部肌肉腐烂,如不及时发现治疗,将难以治愈。注重疾病防治,投放大鲵前应进行消毒,发现病鲵应及时隔离治疗。对菌株进行了药敏试验,可选用的有针对性的抗生素药物有头孢哌酮、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2.5大鲵腐皮病(黄颖颖陈春娜-2009)到目前为止,对其病害的报道不多。最近,宜宾市某大鲵养殖场大规模暴发疾病,在诊治过程中,发现腐皮病为最严重的疾病。病原体为嗜水气单胞菌,症状:体表有许多油菜籽或绿豆粒大小的白色小点,并逐渐发展成白色斑块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块进一步腐烂成溃疡状,可见到带红色的肌肉,尤其是四肢最严重。病鲵口腔、尾柄、头部稍充血

6、。病鲵卧伏于池中不食,不久就死亡。解剖检查,肝脏肿大,呈紫红色,胃、肠道充血,心脏失血变淡,肺紫红色。3、真菌性疾病大鲵水霉病的病原为水霉菌,主要症状:观察病鲵可见其头部、躯干部、四肢、尾部有水霉寄生。早期只见寄生部位边缘不明显的小白点,随后逐渐见到长出的棉絮状菌丝,感染部位肌肉溃烂,严重的出血。四肢感染时会出现菌丝布满整个部位,刮除菌丝后,可见四肢上有许多肉瘤状圆点,并出血,触之病鲵有剧烈痛感。开始感染时急噪不安地全池游动,有的在池中整个身体翻转,最后导致全身感染病菌,引起并发症。病鲵无力地在池中游动,体质消瘦,行动迟钝,投喂饵料时不动不摄食,如处理不及时会导致死亡。4、

7、寄生虫性疾病4.1吸虫病症状:病鲵体质消瘦,体表粘液过多,行动呆滞。寄生在大鲵体内的吸虫有很多种,已报导的有:贵阳拟牛头吸虫、无棘吸虫、东方后槽吸虫、椭圆大鲵吸虫、马边鲵居吸虫、沐川鲵居吸虫、短肠中肠吸虫。多数种类寄生在大鲵肠壁的粘膜层,引起肠壁红肿发炎,少数种类寄生在胃里。如果是吸虫少量寄生,对大鲵影响不大。如果是吸虫大量寄生,易堵塞肠道,并引起肠胃穿孔。4.2线虫病症状:寄生在大鲵皮下的线虫,发病部位在四肢、背部、腹部、尾部,4-5月份在躯干部(尤其是两侧)有线虫寄生。触及患部,大鲵有疼痛反应。此时大鲵多不进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