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专项训练.doc

初中物理实验专项训练.doc

ID:62034606

大小:39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15

初中物理实验专项训练.doc_第1页
初中物理实验专项训练.doc_第2页
初中物理实验专项训练.doc_第3页
初中物理实验专项训练.doc_第4页
初中物理实验专项训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实验专项训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实验专项训练一。测量型实验1。直接测量测量仪器测量物理量实验前准备实验时注意刻度尺量筒天平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秒表电能表2。间接测量物理量所需器材实验步骤(表示图)记录表格所测物理量表达式测固体密度(ρ物>ρ水)测固体密度(ρ物<ρ水)测液体的密度测定值电阻的阻值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测家用电器的功率测家庭电路中消耗的电能测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二.探究性实验(探究内容、器材选用、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热学1231232。分子动理论3.光学NFE入射光线反射光线123平面镜44。力学12345。压强图3(A)(B)(C)12346。简单机械1237。电与磁12

2、34四.练习1.小明家的插座由于使用次数过多,造成插座与插头接触不良,使接触处电阻变大。在使用这个插座时,小明发现插头处很热,而与插头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她的猜想是:在这种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从实验室找来一段阻值较大的电阻丝R1、一段阻值较小的电阻丝R2、相同的烧瓶和温度计各两个,足够多的煤油、新干电池,进行实验。(1)他在两个烧瓶中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按图甲和乙组成两个电路,保证通电时间相同,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大小。(2)他发现电流通过通过R2产生的热量多这与他的猜想不一样,原因是没有控制两个电阻丝的电流相同

3、。(3)利用以上器材,改进实验电路,可以验证小明的猜想,请你在虚框内画出改进后的电.路图.2.(1)为了判断所见的物体是不是导体,老师让同学们把金属丝、棉线、玻璃棒、铅笔芯等物体接在如图所示的a、b两点间,通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所接入的物体是不是导体,小虎用双手分别握住a、b两端时,发现小灯泡没有发光(确认电路没有故障),于是他说人体是绝缘体,你认为小虎说的对吗?请你说出小灯泡没有发光的原因.(2)为了进一步验证人体是否导体,小峰同学做了另外一个实验,他让甲同学正确使用测电笔测试家庭电路的火线,看到氖管发光,紧接着他又用第二支测电笔测试甲同学的第二支手,结果发现第二支测电笔也一

4、样发光,第二支测电笔发光的原因是,随后他又让小虎同学拉着甲同学的手,再用第二支测电笔测小虎的另一支手,测电笔的氖管仍然发光,由此证明小虎同学也是.(3)通过以上两组实验,你觉得用上图所示装置来判断物体是不是导体,其结果是否可靠?如果将小灯泡换成比较灵敏的电流表,实验效果将变得。(填“明显”“不明显”)该电路中的电源不用照明电路的电源是因为。3。请你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结合有关的物理知识回答后面的问题小丽同学在探究一定量气体的压强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这些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它的压强会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呢?针对这一问题,他经过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1.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

5、度越高,压强越大.猜想2.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小.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烧瓶中封入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用玻璃管将烧瓶的一端与压强计连接起来,将烧瓶没入水中,通过温度计可以测得烧瓶外水的温度如图所示,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过不断调整压强计以保持烧瓶内气体体积不变,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瓶中气体的温度值及相应的压强值,经过一段时间,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小朋同学对上述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得出了在这种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某种关系,并经过思考,得出了一个初步结论,并验证了自己的一种猜想是正确的。请你根据刚才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1)小朋同学得出的初

6、步结论是什么答: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保持不变时,(2)在夏天,小宁将自行车的车胎中的气打得足足的,准备到外面去游玩,在路上遇到了同学小周,于是他就将自行车停放在烈日下,然后站在树阴下聊天,正聊在兴头上,猛听”砰”的一声巨响,他们朝着响声望去,原来是小宁的自行车车胎暴烈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你能用刚才探究出的结论解释一下吗?(3)小朋同学探究出的这个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请列举一个具体应用的例子(4)小朋同学是按照怎样的思维程序进行探究活动的?答:、、、、。4.汪丽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他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一个圆柱体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然后把金属块

7、慢慢地浸入水中(烧杯内的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该圆柱体金属块的重力是N,次数1234567h/cm024681012F/N6。756.255。755。254.754.254.25(2)分析表中1~5列数据,得出的结论是。(3)分析表中6列和7列数据,得出的结论是:;(4)如下图能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