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的地理概况随堂演练含解析中图版.doc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的地理概况随堂演练含解析中图版.doc

ID:62038191

大小:71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16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的地理概况随堂演练含解析中图版.doc_第1页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的地理概况随堂演练含解析中图版.doc_第2页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的地理概况随堂演练含解析中图版.doc_第3页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的地理概况随堂演练含解析中图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的地理概况随堂演练含解析中图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标准第1讲 中国的地理概况[能力过关](2019·高考全国卷Ⅲ)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1~3题。1.该公路位于(  )A.某某       B.某某C.某某D.某某2.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A.洪水频发B.路面积雪严重C.泥石流多发D.路面冻融沉降3.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解析:第1题,材料显示该公路“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

2、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等信息,符合某某的有关特征。D对。某某气候相对湿润,没有绿洲分布。A错。某某西部干旱,东部湿润,没有冰川分布。B错。某某海拔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C错。第2题,某某冬季暴雪频繁,路面积雪严重,影响道路交通。B对。某某降水少,冬季冰雪不会融化,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为当地河流的枯水期,不可能出现洪水频发的现象,也不可能出现泥石流。A、C错。道路封闭的大部分时间段某某气温相对较低,不会出现冻土融化现象,因而不是封路禁行的主要原因。D错。第3题,某某深居内陆,降水较少,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最可能是灌丛荒漠带

3、。D对。该公路北端海拔相对较低,降水少,不可能出现针叶林带、山地草原带和高寒草甸带。A、B、C错。答案:1.D 2.B 3.D2017年中国总人口数量达到13.8271亿人,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2220千公顷,粮食总产量61-4-/4标准791万吨。下图为1820年中国各省粮食总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统计图(注:单位面积产量已考虑复种指数的影响)。据此完成4~6题。4.与某某相比,Ⅰ类地区中发展粮食生产的显著优势是(  )A.人均耕地面积较大B.水热条件优越C.农业发展历史悠久D.市场需求量大5.对比1820年,目前东北三省提供的商品粮总量已远远超过Ⅰ类地区中的各省区,其主要原因

4、是(  )A.复种指数高B.区域人口密度增加C.耕地面积扩大D.农业生产经验丰富6.影响1820年和2017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投入B.农业技术水平C.自然灾害D.机械化水平高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Ⅰ类地区中的各省区多位于长江流域,所处纬度较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某某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所以与某某相比,Ⅰ-4-/4标准类地区中发展粮食生产的显著优势是水热条件优越。故选B。第5题,影响商品粮总量的主要因素有粮食播种总面积、复种指数、人均耕地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1949年以来,

5、随着我国对东北地区垦荒力度的加大,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增加,加之该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使其提供的商品粮总量不断增多。故选C。第6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主要受生产要素的影响,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光照、热量、水分、土壤、自然灾害、劳动力、科学技术、农业机械、农田基本建设、化肥、农药、地膜等。其中,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影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主导因素,1820年为我国清朝时期,农业技术水平较低,而现在我国农业技术水平较高。故选B。答案:4.B 5.C 6.B[热点命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年1月,某某多地最低气温跌至零下30摄氏度以下,

6、因气温骤降,位于天某某段的赛里木湖(湖床植物茂盛,平均水深46.4米,储水量约2.1×1010立方米)湖水完全结冰,且湖面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冰泡”(冰封的速度快于湖底气泡冲向水面的速度而形成的湖泊景观)“冰之眼”等奇观。图1为某某赛里木湖流域图,图2为“冰泡”奇观景观图。(1)说明与我国东北平原大部分湖泊相比,赛里木湖完全结冰所需气温明显偏低的自然原因。(2)结合该地区区域特征,推测赛里木湖“冰泡”奇观的形成原因。(3)分析目前“冰泡”“冰之眼”等世所罕见的自然景观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的原因。答案:(1)赛里木湖地处我国西北内陆,为内流湖,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盐度偏高;东

7、北平原湖泊位于季风区,多属外流湖,为淡水湖;赛里木湖平均水位深,储水量大。-4-/4标准(2)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高,气温低;靠近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冬季寒潮经过,气温骤降;湖底生物资源丰富;生物死亡后形成的沼气上升,并迅速被冰封住。(3)“冰泡”“冰之眼”等奇观形成于冬季,观赏时间短且时间不固定;旅游资源单一,吸引力有限;该地位于西北内陆,冬季气温低,自然条件恶劣;当地城市、人口较少,距主要客源地较远;冬季该地路面结冰,交通不便。-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