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印章知识:印章的称谓(图文)篆刻知识大全.doc

篆刻印章知识:印章的称谓(图文)篆刻知识大全.doc

ID:62043297

大小:23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4-16

篆刻印章知识:印章的称谓(图文)篆刻知识大全.doc_第1页
篆刻印章知识:印章的称谓(图文)篆刻知识大全.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篆刻印章知识:印章的称谓(图文)篆刻知识大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篆刻印章知识:印章的称谓(图文)印章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印章的制作和使用大约可追溯到殷商时代。据考古发现.我国早在殷商之前就出现了匋拍或范模之类的印章雏形。到了殷商时期印章已作为权力的象征和交往的凭信,并且已兼备实用与审美的两重性。印章古时称为“玺”,在文献资料中最早提到有关“玺”的说法是《周礼·地官》一书。许慎在《说文》中解释说:“玺,王者印也”。自春秋战国至秦以前,印章都称为“玺”。秦统一ﻫ六国以后,规定只

2、有天子的印章才可称作 “玺”。汉代,“玺”的称谓扩大到诸侯王和王太后的用印。汉代官私印,还出现了“章”  “印章”、“印信”、“信印”等新的称谓。唐代有将印章称“宝”的,唐宋时期,出现“朱记”的新称谓。五代十国时期,印章又称作“记”。南宋时期,新出现的印称为“合同”。明清时期,又有了“关防”的称谓。明末时期,出现了“符”、“契”、“信”等各种名称。古代印章,多以篆文为之,故后世又有“篆刻”之称。“篆刻”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扬雄《法言》:“童子篆刻,壮夫不为也。”此后,到明代.“篆刻”与“印章”混用,

3、很为普遍。篆刻本来的意思是“比喻书写和精心为”文“,是对以艺术为目的的印章而言,后来,逐渐转化为对印章形式的通称。唐吕延济解释“篆刻”说:“篆为篆书,刻谓雕刻文章也。”《说文·竹部》:“篆,引书也。”《文选·左思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吴都赋>》:“鸟策篆素,玉谍石记。”所以“篆”,有书写的意思,“刻”即“刊刻”。从字面意思讲,篆刻包括了书写与镌刻两个方面。篆也是汉字的一种书体,特指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说文·叙》:“及(周)宜王太史摘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其实,篆刻所用文字多以篆书为

4、主,即使有用其他书体的印章,但一般还是通称“篆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