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4第14讲-冲击波疗法(1)课件ppt.ppt

最新14第14讲-冲击波疗法(1)课件ppt.ppt

ID:62051470

大小:643.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21-04-13

最新14第14讲-冲击波疗法(1)课件ppt.ppt_第1页
最新14第14讲-冲击波疗法(1)课件ppt.ppt_第2页
最新14第14讲-冲击波疗法(1)课件ppt.ppt_第3页
最新14第14讲-冲击波疗法(1)课件ppt.ppt_第4页
最新14第14讲-冲击波疗法(1)课件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14第14讲-冲击波疗法(1)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4第14讲-冲击波疗法(1)2第一节概述一、定义二、物理特性第二节冲击波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一、物理效应二、生物效应三、治疗作用第三节体外冲击波治疗技术一、设备二、治疗方法三、治疗技术第四节临床应用主要内容3利用电磁线圈,在电能的作用下,发生强大的电磁场,通过逆感应作用在绝缘膜处产生排斥性磁场,电磁能量遇到绝缘膜后折射到水囊中产生平面冲击波,再由凹透声镜将冲击波聚焦并导入需要治疗的局部区域。第一节概述7利用数以百计的压电晶体,排列在一个凹形面上,在电能的作用下,全体压电晶体共同振动,一起发出冲击波,经椭球体的收集,全部能量聚集于焦点处。利用压缩气体产生

2、能量驱动手柄内子弹体,使子弹体脉冲式冲击治疗区域。第一节概述8(二)体外冲击波的物理机制机械效应空化效应声学效应光学效应热效应第一节概述9第二节冲击波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体外冲击波主要是通过两种原理发挥其治疗作用:一是物理效应,二是生物效应。但这两种效应均取决于冲击波的能级和能流密度。体外冲击波通常分为低、中、高3个能级:低能量范围:0.06~o.11mJ/mm2;中能量范围:0.12~0.24mJ/mm2;高能量范围:0.25~0.39mJ/mm2。10一、物理效应材料破坏机制成骨效应镇痛效应代谢激活效应第二节冲击波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11二、生物效应空

3、化作用的生物效应应力作用的生物效应压电作用的生物效应时间依赖性和累积效应代谢激活效应损伤效应第二节冲击波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12三、治疗作用 (一)对骨组织的生物学作用体外冲击波能够增加骨痂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表达,加强诱导成骨作用,促进骨痂形成,加速骨折愈合促进骨不连处的骨膜下发生血肿,从而刺激骨痂生长,促进钙盐沉积,同时也可击碎骨不连处的坚硬的骨端钙化,促进新骨形成第二节冲击波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13(二)对肌腱组织的生物学效应实验证明体外冲击波作用于肌腱组织中的腱细胞后,类似于活体中腱细胞受力情况;利用体外冲击波最大限度诱导和激发肌腱组织和细

4、胞的内在愈合能力,而抑制外在愈合,以减轻粘连,成为临床治疗肌腱末端病的一大新兴发展方向;还有研究表明体外冲击波可以使受作用的组织内新生血管形成。第二节冲击波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14(三)对相关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体外冲击波通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生影响而促进骨细胞增殖和骨再生或抑制肿瘤生长。第二节冲击波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15第三节体外冲击波治疗技术一、设备体外冲击波治疗机的核心部件是指冲击波源和定位系统。冲击波源是冲击波治疗机的关键技术,它决定着骨组织增殖分化效果和组织的生物学反应。商品化冲击波治疗机的波源有液

5、电式、压电式、电磁式和气压弹道式4种。冲击波治疗仪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体外冲击波发生源;冲击波触发系统;冲击波与人体的耦合介质;骨组织定位系统;计算机控制操作系统;治疗床。16二、治疗方法 (一)麻醉、止痛与体位在体外冲击波治疗中恰当地用药,使病员保持安静、无痛苦状态,是提高治疗效果不容忽视的环节对于主诉疼痛者,应该给予充分止痛。轻者可用镇静、安定药或一般性止痛剂,重者用哌替啶50~100mg或行硬膜外麻醉、臂丛麻醉及全麻第三节体外冲击波治疗技术17(二)定位方法及要求常见体外冲击波的定位有:体表解剖标志结合痛点定位X线定位B超定位第三节体外冲击波治

6、疗技术18(三)能量选择恰当的能量选择是ESWT是否能够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点,能量过低起不到治疗作用,能量过高会产生副损伤,因此,在治疗骨肌系统疾病时,寻找既具有显著疗效、又无明显副作用的能流密度,就显的十分重要。第三节体外冲击波治疗技术19常见病使用剂量 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治疗疼痛时只需低能量即可;当粉碎钙沉积物时,则需中级能量;应逐渐提高能量到所需水平。每期冲击2000次左右,能流密度在0.08~0.14mJ/mm2,依据每期的正向能流密度不同,需治疗1~5期,平均为2期,累计1300mJ/mm2。第三节体外冲击波治疗技术20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推

7、荐使用3个疗程,1500~2000次冲击/期,能流密度在0.08~0.12mJ/mm2。累加的正向能流密度应达到1300mJ/mm2。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以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颇佳,远期效果满意,而且并发症轻微。第三节体外冲击波治疗技术21跟痛症(跖筋膜炎)宜用低到中等能量治疗足底筋膜炎。应逐渐提高能量到所需水平,能流密度在0.08~0.14mJ/mm2。累积的正向能流密度应达到1300mJ/mm2。第三节体外冲击波治疗技术22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及假关节治疗时,应从能级启始,随后逐渐增加至所需的治疗能级每1cm的裂隙长度需要:500~

8、800次的高能体外冲击波治疗,一般每次治疗需要冲击6000~10000次,能流密度在0.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