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最新1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ID:62056052

大小:1.87 MB

页数:47页

时间:2021-04-13

最新1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1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1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1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1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1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认识分米和毫米1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在直尺上看看1分米有多长。1分米1分米=()厘米10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也是1分米?1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划1分米。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在米尺上数一数1米有几分米。1米=()分米102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你有什么发现?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在直尺上数,是6个小格。2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1厘米=()毫米1025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

2、米。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划1毫米。从数学书上数出10张纸,看看厚度大约是多少。1.说出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毫米()毫米35282.量出下面图形每条边的长。30303040252540量一量课桌和板凳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各接近几分米。3.4.先估计,再测量,把数据记录下来。估计实际数学书的宽()厘米()厘米()毫米讲台的宽()分米()分米()厘米微米是比毫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1毫米等于1000微米。一张普通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00微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圆珠笔长14床铺长2大树高255角硬币厚约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课本长2()()()()()堂清粉笔长70()2、1

3、米=()分米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1米=()厘米3、画一画。(1)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2)画一条长35毫米的线段。第三节手三阳经一、手阳明大肠经(一)经脉循行起于食指桡侧端,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经肩颈,通过面颊,在人中部左右交叉,止于对侧鼻翼旁,与足阳明胃经相接。(二)联系脏腑器官大肠,肺;口,下齿,鼻。(三)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要治疗头面、五官、咽喉病,胃肠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头痛、齿痛、咽喉肿痛、鼻病、口眼斜、发热、泄痢、上肢外侧前缘疼痛等。(四)本经腧穴本经单侧共20穴,首穴商阳,末穴迎香。其穴位依次为: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

4、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齐,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经穴歌诀商阳定位: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约0.1寸。作用:宣肺解表,清热开窍。主治:热病,昏迷;咽喉肿痛,齿痛;食指麻木。刺灸法: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附注:配少商、合谷治疗咽喉肿痛;配中冲、关冲治疗高热、昏迷、中暑。手阳明经之井穴。合谷定位:手背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将一手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屈

5、指当拇指尖处为穴。作用:祛风解表,调和营卫,镇惊止痛,泻热开闭。主治: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鼻衄,牙关紧闭,耳鸣耳聋,痄腮;发热恶寒,无汗或多汗;痛经,经闭,滞产;胃痛,腹痛,便秘,泄泻,痢疾;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瘾疹。刺灸法:直刺0.5~1寸;孕妇不宜针;可灸。附注:凡表证、热病、汗证、多种痛证及妇人经闭、滞产等,皆可以本穴作为主穴。配颊车、下关治疗牙痛;配风池、大椎、曲池治疗外感发热头痛;配复溜治疗无汗或多汗;配三阴交治疗痛经、经闭、滞产;配肩髃、曲池、外关治疗上肢痹证或瘫痪;配太冲治疗抽搐、小儿惊风等。手阳明经之原穴。阳溪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拇指向上

6、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作用:清泻阳明,疏经利节。主治:头痛,耳聋耳鸣,咽喉肿痛;手腕疼痛无力。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附注:配翳风、听宫治疗耳鸣耳聋;配阳池、阳谷治疗腕关节疼痛。手阳明经之经穴。偏历定位:曲肘,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作用:疏经活络。主治:耳鸣,鼻衄,咽喉肿痛;手臂疼痛;水肿等。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附注:配太渊为原络配穴法,主治感冒、头痛、咽喉痛。手阳明经之络穴。手三里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曲池下2寸。作用:疏通经络。主治:肘臂疼痛,上肢痿痹;腹痛,腹泻,腹胀;齿痛。刺

7、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附注:配曲池、肩髃等穴治疗肩臂疼痛;配合谷治疗腹胀,吐泻。曲池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作用:祛风解表,清热通络。主治:热病,疟疾;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齿痛;腹痛,吐泻,痢疾;丹毒,瘾疹,瘰疬;上肢不遂,手臂肿痛;癫狂。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附注:本穴是治疗表证、热病、皮肤病及上肢不遂的常用穴之一。配大椎、合谷、外关治疗表证、热证;配合谷、膈俞、委中、血海治疗丹毒、荨麻疹;配肩髃、手三里、合谷治疗上肢不遂。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