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1-热水采暖系统概述PPT课件.ppt

最新2.1-热水采暖系统概述PPT课件.ppt

ID:62056756

大小:1.35 MB

页数:44页

时间:2021-04-13

最新2.1-热水采暖系统概述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2.1-热水采暖系统概述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2.1-热水采暖系统概述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2.1-热水采暖系统概述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2.1-热水采暖系统概述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2.1-热水采暖系统概述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1-热水采暖系统概述一、供暖系统的组成冬季不断地向房间供给相应的热量,维持房间必须的温度,以改善室内的工作生活条件。供暖工程起源于19世纪,利用热媒(水、汽或其它介质),将热源输送到各用户的工程技术。热源:主要是指生产和制造一定参数(温度、压力)热媒的锅炉房或热电厂。供热管道:将热媒输送到各个用户或散热设备。散热设备:将热量散发到室内的设备。热媒:是可以用来输送热能的媒介物,常用的热媒是热水、蒸汽。二、供暖系统的分类供暖系统热水供暖蒸汽供暖热风供暖高温水供暖低温水供暖高压蒸汽供暖低压蒸汽供暖自然循环辐射供暖机械循环

2、(2)集中供暖系统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热源通过热媒管道向各个房间或各个建筑物供给热量的供暖系统,称为集中式供暖系统。特点:供热量大,节约燃料,污染小。三、热水供暖系统低温水与高温水●在我国,习惯认为水温低于100°C的热水为低温水,水温超过100°C的热水称为高温水。●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大多采用低温水作为热媒。设计供回水温度采用95℃/70℃。●高温水供暖系统一般在生产厂房中应用,设计供回水温度大多采用120~130℃/70~80℃。1.热水供暖系统的分类(1)按热水供暖循环动力的不同,分为自然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

3、。自然循环系统:依靠水的密度差进行循环。机械循环系统:依靠水泵压力进行循环。(2)按供、回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管系统和双管系统单管系统:热水经立管或水平供水管顺序流过多组散热器,并顺序地在各散热器中冷却。双管系统:热水经供水立管或水平供水管平行地分配给多组散热器,冷却后的回水自每个散热器直接沿回水立管或水平回水管流回热源。(容易引起垂直失调)(3)按系统管道敷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垂直式和水平式系统。(4)按热媒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水供暖系统和高温水供暖系统。垂直式:单管上供下回式:⑴顺流式⑵跨越式水平式:水平串联式

4、水平跨越式(5)按供回水方式分类,如下图。在系统运行前,整个系统要充满冷水。系统工作时,水在锅炉中加热,密度变小,热水沿着供水管道上升流入散热器,在散热器内热水释放热量温度降低,密度变大,再沿回水管道流回锅炉。2.自然(重力)循环的热水供暖系统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特点:(1)在供水立管、系统最高处安装膨胀水箱。膨胀水箱的作用为:1)容纳系统里热膨胀水。2)排除系统内的空气(主要为水中溶解的空气和系统里的空气)。(2)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维护管理简单,不需消耗电能。但由于其作用压力小、管中水流速度不大,所以管径就相对大

5、一些,作用范围也受到限制。(1)一般情况下,自然循环系统的作用半径不宜超过50m。(2)通常宜采用上供下回式,锅炉位置应尽可能降低,以增大系统的作用压力。(3)系统的供水干管必须有向膨胀水箱方向上升的流向。其反向坡度为0.5%~1.0%。散热器支管的坡度一般取1.0%。(4)回水干管应有向锅炉方向的向下坡度。(5)不论采用单管系统还是双管系统,自然循环的膨胀水箱应设置在系统供水总立管顶部(距供水干管顶标高300~500mm处)。设计注意事项3.机械循环的热水供暖系统(1)工作原理:利用水泵强制循环,水流在整个环状管路中

6、流行的阻力靠水泵提供的动力来克服,水泵的扬程大小由流动阻力确定。(2)两种系统的区别:循环动力不同;膨胀水箱连接点不同。(3)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注意事项:1)机械循环系统作用半径大,适应面广,配管方式多,系统选择应根据卫生要求和建筑物形式等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2)在系统较大时,宜采用同程式,以便于压力平衡。3)由于机械循环系统水流速度大,易将空气泡带入立管造成局部散热器不热,故水平敷设的供水干管必须保持与水流方向相反的坡度,以便空气能顺利地和水流同方向集中排除。(1)双管上供下回式4.常用的管网型

7、式1)结构形式供水干管设在系统的顶部,回水干管设在系统的下部,一般设在地沟内,散热器的供水管和回水管分别设置,每组散热器都能组成一个循环环路。(1)双管上供下回式4.常用的管网型式2)特点:热水的循环主要依靠水泵的作用压力,同时也存在着自然作用压力,上层作用压力大,流经散热器的流量多,下层作用压力小,流经散热器的流量少,因而造成上热下冷的“垂直失调”现象,楼层越多,失调现象越严重。★上供下回管型特点对单管系统,由于各层的散热器串联在一个循环管路上,从上而下逐渐冷却过程所产生的压力可以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总压力,因此单管系

8、统不存在双管系统的垂直失调问题。即使最底层散热器低于锅炉中心,也可以使水循环流动。由于下层散热器入口的热媒温度低,下层散热器的面积比上层要多。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中,宜用单管系统。(2)双管下供下回式1)结构特点:①供水干管和回水干管均敷设在地沟或地下室内,管道保温效果好,热损失少。②供回水干管都敷设在底层散热器下面,系统内排除空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