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工程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和材差纠纷解决

浅议建筑工程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和材差纠纷解决

ID:6208119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6

浅议建筑工程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和材差纠纷解决_第1页
浅议建筑工程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和材差纠纷解决_第2页
浅议建筑工程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和材差纠纷解决_第3页
浅议建筑工程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和材差纠纷解决_第4页
浅议建筑工程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和材差纠纷解决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建筑工程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和材差纠纷解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建筑工程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和材差纠纷解决  【摘要】由于我国价格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材料价格的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日益增大,掌握建筑工程材差调整方法和材差纠纷的解决技巧对降低工程成本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材料价差产生的原因及因素,阐述了建筑工程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及材差纠纷的解决,对从事相关业务的人员有参考意义。【关键词】材料价差;调整;纠纷解决;建筑工程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价格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材料价格的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日益增大,科学并及

2、时地调整价差,对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建筑材料价差产生原因,阐述几种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并提出几种常见的材差纠纷及其解决方法。1.建筑工程材料价差产生的原因及因素7传统工程造价的确定,是根据定额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以工程量及套用相应定额子目基价的乘积汇总形成工程直接费用。定额子目基价(即预算价)由人工、材料、机械及其他直接费等部分组成。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如果以工程直接费为100%,构成直接费的人工费占20%左右,材料占70%~75%左右,机械费占5%左右。由此而论,材

3、料价格取定的高低将会直接引起工程建设费用的高低。事实上,在实际施工时使用的价格,是不会静止不动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建筑材料将会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因索、地区差异、时间差异、供求关系等状况的变化而处于经常的波动状态之中,无论价格是上涨或下落,其波动是经常的、绝对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产生材料价差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国家政策因素。国家政策、法规的改变将会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因体制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材料价格的变化,即为“制差”。如:1998—1999年期间国家存贷款利率一再下调,

4、1993—1995年国家为抑制经济增长过热过快,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2)地区因素。预算定额估价表编制所在地的材料预算价格与同一时期执行该定额的不同地区的材料价格差异,即为“地差”。(3)时间因索。定额估价表编制年度定额材料预算债格与项目实施年度执行材料价格的差异。即为“时差”。7(4)供求因素。即市场采购材料因产、供、销系统变化而引起的市场价格变化形成的价差,即为“势差”。如2003年至2008年6月上旬,我国钢材市场快速升温,价格高位攀升,钢材的平均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0%~40%,水泥平

5、均价格上涨10%左右。但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国内外宏观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国内钢价持续深幅下跌,近二年基本以平稳略有上涨为主。(5)地方部门文件因素。由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部分材料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的价差,即为“地方差”。2.建筑工程材料价差调整的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建设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按实调整法(即抽样调整法)按实调整法是工程项目所在地材料的实际采购价(甲、乙双方核定后)按相应材料定额预算价格和定额含量,抽料抽量进行调整计算价差的一种方法。按下列公式进行:某种材料单价

6、价差=该种材料实际价格(或加权平均价格)-定额中的该种材料价格注:工程材料实际价格的确定包括:①参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发布的全部材料信息价格。②建设单位指定或施工单位采购经建设单位认可,由材料供应部门提供的实际价格。式中Xi——材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数量;Ji——材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价格。某种材料价差调整额=该种材料在工程中合计耗用量×材料单价价差7按实调差的优点是补差准确,计算合理,实事求是。由于建筑工程材料存在品种多、渠道广、规格全、数量大的特点,若全部采用抽量调差,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较

7、为繁琐。(2)综合系数调差法综合系数调差法是直接采用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测算的综合调差系数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某种材料调差系数=Σ(各种材料价差)×K1×K2式中K1——各种材料费占工程材料的比重;K2——各类工程材料占直接费的比重。单位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金额=综合价差系数×预算定额直接费综合系数调差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易行。但这种方法过于依赖造价管理部门对综合系数的测量工作。实际中,常常会因项目选取的代表性,材料品种价格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短期价格波动的关系导致工程造价计算误差

8、。(3)按实调整与综合系数相结合据统计,在材料费中三材价值占68%左右,而数目众多的地方材料及其他材料仅占材料费的32%左右。而事实上,对子目中分布面广的材料全面抽量,也无必要。在某些地方,根据数理统计的A、B、C分类法原理7,抓住主要矛盾,对A类材料重点控制,对B、C类材料作次要处理,即对三材或主材(即A类材料)进行抽量调整,其他材料(即B、C类材料)用辅材系数进行调整,从而克服了以上两种方法的缺点,有效提高工程造价准确性,将预算编制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4)价格指数调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