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浅议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ID:6208124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6

浅议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浅议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浅议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浅议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浅议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建筑市场发展的主流。高层建筑越来越高,基坑越来越深,给基坑支护的安全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要求、方法、措施及监测、预防安全事故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关键词:深基坑;建筑工程;安全;技术措施;支护;监测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一、前言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支护工程属于临时性工程,但其方案的可靠性和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和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建筑工施工中要高度重视深基坑支护的安全技术措施。二、基坑(槽)的开挖1、基坑土方开挖、支护与降水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

2、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危险性大的工程施工,施工单位还应组织专家论证,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指导。深基坑开挖和支护、降水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施工各班组做安全技术交底。82、最理想的土方开挖方法是放坡开挖。当场地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深,场地比较开阔,放坡又不会对邻近建筑及地下管线产生不利影响时,优先采用局部或全深度的放坡开挖。3、基坑(槽)土方开挖应在降水、排水施工完成且运转正常达到预期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必须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基坑(槽)开挖应连续施工,尽量减少基槽暴露时间。基槽地面应

3、采取防水、排水措施,避免地表水渗入基坑(槽)周围土体和流入坑内。坑内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抽出积水。4、基坑挖土时,要做好挖土机械、车辆的通道布置安排好挖土顺序等,不得在挖土过程中碰撞维护结构并做好机械上下基坑坡道部位的支护。挖土方式影响支护结构的荷载,要尽可能使支护结构受力均匀,减少变形。5、坑边不宜堆放土方和建筑材料,如不可避免时,一般应距基坑边缘不小于1m,弃土高度不大于1.5m,并且不超设计荷载值。在垂直的坑壁边距离还应适当加大。软土地区不宜在坑边堆置弃土。当重型机械在坑边作业时,应设置专门的平台或深基础等。同时应限制或隔离坑顶周围振动荷载的作用。6、基坑周围设围护栏杆和安全标志,严

4、禁从坑顶扔抛物体。坑内应设安全出口便于人员撤离8三、基坑(槽)的支护1、深基坑支护的方式有: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排桩;土钉;锚杆;地下连续墙;逆做拱墙;桩墙支撑系统;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合理组合等。2、排桩或地下连续墙:通常由围护墙、支撑(或土层锚杆)及防渗帷幕等组成。排桩可根据工程情况为悬臂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和锚杆式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可与内支撑、逆作法、半逆作法结合使用,施工振动小,噪声低,墙体刚度大,防渗性能好,对周围地基扰动小,可以组成具有很大承载力的连续墙。3水泥土桩墙:水泥土桩墙依靠其本身自重和刚度保护坑壁,一般不设支撑,特殊情况下经采取措施后亦可局部加设支撑。

5、水泥土墙有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墙、高压旋喷桩墙等类型。适用于包括软弱土层在内的多种土质,支护深度不宜超过6m(岩质边坡除外),坡底有软弱土层影响整体稳定性时慎用;不适于深厚淤泥、淤泥质土层、流塑状软黏土和地下水位以下的粉土、粉沙层。4、逆做拱墙:当基坑平面形状适合时,可采用拱墙作为围护墙。拱墙有圆形闭合拱墙、椭圆形闭合拱墙和组合拱墙。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三级。淤泥和淤泥质土场不宜采用。拱墙轴线的矢跨比不宜小于1∕8.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地下水位高于基8四、地下水的控制方法1、地下水的控制方法主要有集水明排、真空井点降水、喷射井点井水管井降水、截水和回灌等。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常用的为各种井

6、点排水技术。在基坑土方开挖之前,用真空井点、喷射井点或管井深入含水层内,用不断抽水的方式使地下水位下降至坑底以下,同时使土体固结,以方便土方开挖。2截水:即利用截水帷幕切断基坑外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内部。截水帷幕的渗透系数宜小于1.0×10-6cm∕s。落底式竖向截水帷幕应插入不透水层。当地下含水层渗透性较强、厚度较大时,可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坑内井点降水相结合或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水平封底相结合的方案。截水帷幕目前常用注浆、旋喷法、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墙等。3、井点回灌技术:基坑开挖为保证挖掘部位地基土稳定,常用井点排水等方法降低地下水位。在降水的同时,由于挖掘部位地下水位的降低,导致周围地区地下

7、水位随之下降,使土层中因失水而产生压密,因而经常会引起邻近建(构)筑物管线的不均匀沉降或开裂。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通常采用设置井点回灌的方法。井点回灌是在井点降水的同时,将抽出的地下水(或工业用水8),通过回灌井点持续的再灌入地基土层内,使降水井点的影响半径不超过回灌井点的范围。这样,回灌井点就以一道隔水帷幕,阻止回灌井点外侧的建筑物下的地下水流失,使地下水位基本保持不变,土层压力仍处于原始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