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轻轨技术发展和前景

浅议我国轻轨技术发展和前景

ID:6208450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6

浅议我国轻轨技术发展和前景_第1页
浅议我国轻轨技术发展和前景_第2页
浅议我国轻轨技术发展和前景_第3页
浅议我国轻轨技术发展和前景_第4页
浅议我国轻轨技术发展和前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我国轻轨技术发展和前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我国轻轨技术发展和前景  【摘要】文章介绍了轻轨技术在国外的发展概况及我国的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和城市交通的发展状况,对比分析了轻轨、地铁和巴士三种基本的公共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指标,得出在目前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作为绿色交通的轻轨在我国大中城市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不失为缓解我国交通问题的一项行之有效措施的结论。【关键词】轻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绿色交通1.轻轨的发展历史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煤矿或采石场通过马车对工人的运送而发明了有轨电车,随后分别于1853年传入法国,1860年传入

2、英国。20世纪60年代后期,欧洲一些城市对有轨电车进行改造,使轨道与公用道路隔离成为专用道,在与一般路口交叉时,采用“电车优先通过”的信号,在主要路口采用隧道或高架桥立交通过。并对原有的有轨电车进行改进,提高了运能、速度和安全,降低了造价,当时称为“准地铁”、“半地铁”等名称。轻轨交通经历了发展、衰落、再发展直到今天的发展高潮阶段。如今全世界共有350个系统,覆盖了公共运输领域,证明轻轨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仍是一项成功的运输方式。62.国外轻轨的发展与经验2.1欧洲通过改造有轨电车线,升级车辆,设置专用

3、信号,轻轨首先在欧洲大陆盛行。例如在瑞典的哥德堡,扩建了有着15年历史的有轨电车线,以保证车辆高速的行驶速度。用新的铁路车辆代替了原有的外形比较高的有轨电车,提高了安全性。政府鼓励民众乘坐轻轨,并加强交通管制,使轻轨在市区内有优先通行权。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没有大规模开挖工程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且轻轨在地面上还具有较高的可视性和可达性。随后,奥地利的格拉茨、林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瑞士的巴塞尔、苏黎世都建了轻轨。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认为在地上或地下提供一条隔离起来的专用线是在市区内提高平均运输速度的最优方法,

4、随后在科隆、斯图加特等城市应用。2.2美洲6在北美,轻轨建设的成就和欧洲同样显著。20世纪70年代小汽车的急剧增加造成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增加等问题日益严重,同时世界经济开始萧条、衰退。为了寻求新经济的增长点,北美诸国纷纷把目光投向运输领域,加大了对公共运输特别是轨道交通的投入。美国的波士顿和旧金山在有轨电车线上采用新的轻轨车辆代替了旧的车辆,达到轻轨的技术标准。加拿大的埃德蒙顿直接采用欧洲的技术,他们建设的轻轨线部分在铁路线上,部分在城市地铁线上,于1978年开始运营。随后巴尔的摩、达拉斯、萨科

5、拉门托、洛杉矶等城市相继建成轻轨。2.3澳洲与亚洲20世纪60、70年代,随着汽车大工业的发展,小汽车数量急剧增长。为了扩大道路的使用面积,各国城市纷纷拆除了原有的有轨电车线路,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布里斯班和悉尼就基本拆除完毕。但在墨尔本,由于良好的管理和政策的支持,得以完好保存了一条长约220km的线路,并从1975年开始使用新车,总计有362对新车参与运行,另外改造了两条铁道合并到轻轨系统中,以连接市中心和各街区。在悉尼,由私人投资和经营一条比较短的轻轨,由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举办,轻轨的线网才得

6、以扩展到市内的街区。20世纪60年代新西兰的有轨电车基本消失了,但到1995年,克赖斯特彻奇改造了一条环线轨道,以供观光旅游用。在奥克兰和惠灵顿,轻轨建设已被提上议事日程。2.4非洲非洲的轻轨仅在突尼斯和埃及两个国家,突尼斯于1985年建成一条长32km的轻轨,采用德国生产的车辆,共计在四条轨道线上每年运送旅客9千万人次。埃及的亚历山大有一条街轨和一条郊区轻轨,另外在开罗也有先进的轻轨系统。3.我国城市轻轨的建设现状6近10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许多大中城市都纷纷策划修建轻轨交通项目。已有20

7、多个城市都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轻轨交通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和可行性研究。介绍了我国城市轻轨线路的基本建设情况。4.我国轻轨的适用条件研究4.1我国的经济发展及城市交通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飞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攀升,经济总量已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世界排名也由第十位跃升到第六位。2003年建设部对城市轻轨建设的条件为:GDP6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150万人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60亿元以上,单向高峰断面客流1万人次以上。6目前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已发展到34个,而5

8、0万~100万人口之间的城市也达到43个。城市人口密度高,大量的人口和产业活动集中在狭小的市中心区域,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形成的混合交通造成了堵塞和拥挤现象。特别是城市交叉口处,机动车速度慢,通行能力低,污染大,加上交通建设滞后,交通管理不善,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如遇到恶劣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城市交通极有可能瘫痪,易造成人民群众的不满。城市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但都没收到很好的效果,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