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论语》选段高考复习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最新《论语》选段高考复习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ID:62084509

大小:668.00 KB

页数:86页

时间:2021-04-14

最新《论语》选段高考复习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论语》选段高考复习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论语》选段高考复习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论语》选段高考复习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论语》选段高考复习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论语》选段高考复习教学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选段高考复习返回目录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文化论著选读”课程拓宽视野、提高修养、传承文化等目标,主要通过《〈论语〉选读》的教学和考查得以达成。浙江省《考试说明》中涉及《〈论语〉选读》的考查,主要表现在“考试内容”下“古诗文阅读”中的总提示语“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理解经典文化论著,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增加了“理解经典文化论著”的文字内容,并且增加了列编序号为“10”的条目“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据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对《〈论语〉选读》的正确解读和有关文化意义上的批判继承,应该是高考的重点。考纲在线返回目录2009

2、年高考浙江卷第24题关于《〈论语〉选读》的考查,是我省新高考实施后首次出现的考查内容。题目的基本形式是要求考生阅读《论语》7.8章、17.19章两则语言材料,然后回答两个问题,共赋分4分。选用的两则语言材料都是孔子关于教学的论述,都出自《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规定的10篇教读课文,其中7.8章论述的是举一反三原则,17.19章论述的是自主学习原则。试题的第一个问题是要求考生写出一个出自所提供语料的成语,分值为1分。第二个问题是要求考生根据17.19章(原题的表述为“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分值为3分;该问要求考生评析自主学习原则

3、,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理解分析和探究的能力,考情透析1.(1)①贵人贱马②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2)答案略返回目录专题十五 《论语》选段阅读2.[2011•浙江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5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依靠)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翻译:圣人治理国家,不是依赖人们自觉为自己办事的善行,要的是那种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要是靠人们自觉地为

4、自己办事的善行,国内找不出十几、几十个;要是形成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就可以使全国整齐一致。治理国家的人需要采用多数人都得遵守的措施,不能用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办法,因此不应该推崇德治,而应该实行法治)。〔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返回目录专题十五 《论语》选段阅读(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非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5、4分)返回目录专题十五 《论语》选段阅读2.(1)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 以法治国[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概括能力。从《论语》选文中,学生很容易判断出孔子的为政观,即“为政以德”;而从《韩非子》选文中,学生可以筛选出“不务德而务法”的信息,可概括为“以法治国”。另外,学生也大多知道韩非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返回目录专题十五 《论语》选段阅读(2)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相互补充。[解析]本题考查对主旨的评析能力。本题并未

6、要求结合具体生活,所以只需要对两种观点进行简要评析即可。孔子认为用“政”“刑”来治国,百姓会缺乏羞耻感;所以应该用德治与礼法来感化他们。韩非子认为教人自我完善只能针对少数人,而大多数人是无法自律的,应该用法治。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也各有不足,若是能将两者结合,德治与法治并举,就更为全面了。当然,此题为开放题型,只需言之有理即可。返回目录专题十五 《论语》选段阅读3.[2010•浙江卷]《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7、。”(欧阳修《朋党论》)返回目录专题十五 《论语》选段阅读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解析]第一问要求理解题干语段内容,明确这句话阐述的是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唤醒平日的背诵积累,便可写出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第二问要求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也是考查内容理解。首先明确这里的“它们”应该指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和材料中欧阳修的话;然后分别阐述这两句话的内涵,即它们所表达的思想。要点出君子与小人的不

8、同,明确他们区别在哪里;还要揭示出两句话之间的关系,返回目录专题十五 《论语》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