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内科学课件6.咳嗽(1)幻灯片.ppt

最新中医内科学课件6.咳嗽(1)幻灯片.ppt

ID:62089566

大小:358.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21-04-15

最新中医内科学课件6.咳嗽(1)幻灯片.ppt_第1页
最新中医内科学课件6.咳嗽(1)幻灯片.ppt_第2页
最新中医内科学课件6.咳嗽(1)幻灯片.ppt_第3页
最新中医内科学课件6.咳嗽(1)幻灯片.ppt_第4页
最新中医内科学课件6.咳嗽(1)幻灯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中医内科学课件6.咳嗽(1)幻灯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内科学课件6.咳嗽(1)咳嗽概述一、定义:咳嗽是由六淫之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所致,临床以咳嗽,咳吐痰液为主症的疾病。二、源流(一)病因病机1、战国时期《素问·宣明五气论》“五气所病……肺为咳。”指出咳嗽的病位在肺。2、《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病因病机病因:外感咳嗽:六淫外邪;内伤咳嗽:脏腑功能失调。总病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肝、脾、肾病理性质:外感咳嗽-实证;

2、内伤咳嗽-虚实并见病理因素:痰、火外感六淫口鼻皮毛肺失宣降入侵肺脏肺气上逆痰湿蕴肺饮食损伤脾胃痰浊内生不节脾失健运上犯于肺肝火犯肺情志肝气郁滞火气循经咳嗽抑郁气郁化火上犯于肺肺脏虚弱肺病日久肺阴不足阴虚灼津他病及肺肺气亏损气不化津气衰失摄气逆于上肾脏亏损阳虚水停痰饮上犯阴虚灼津痰火上扰病因病机示意图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病史:有肺系病史或有其它脏腑功能失调伤及肺脏病史。2.临床表现:有以咳嗽或伴咽喉痒咯痰为主要症状的临床表现。3.听诊:两肺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干湿性啰音。4.血常规、胸部X线

3、片等有助于诊断。(二)鉴别诊断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咳嗽六淫外邪,脏腑功能失调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咳嗽、咯痰哮病宿痰伏肺,遇外邪饮食、情志劳倦诱发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发作与缓解均迅速喘证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劳欲、久病邪壅于肺,宣降失司;肺不主气,肾失摄纳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肺痈风热火毒,壅滞于肺热壅血瘀,蕴毒化脓咳嗽、发热、胸痛、咯吐大量腥臭脓血痰肺胀多种慢性肺病迁延肺脾肾功能失调,痰浊、水饮、瘀血、互结胸部膨满,咳喘上气,烦躁

4、心慌,甚则面目紫暗,肢体浮肿,病程反复难愈肺痨感染痨虫体质虚弱,气血虚弱,痨虫侵肺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肺癌正气虚损,邪毒入侵肺失宣降,气血痰毒凝聚成块咳嗽、咳血、胸痛、发热、气急、逐渐消瘦辨证论治(一)辩证要点1.辨外感与内伤类别外感内伤起病急慢病程短长症状新咳兼外感表证久咳多有脏腑内伤证病性多实多虚实挟杂治法疏邪宣肺调理脏腑禁忌忌收敛忌辛散2、咳嗽的特点的鉴别:时间、节律、性质、声音以及加重因素:时间:(1)咳嗽白天多于夜间,病势急、病程短,多为外感风寒或风热。(2)早晨咳嗽阵发加剧,

5、咳声重浊,痰出咳减,多属痰湿或痰热。(3)午后或黄昏咳重,或夜间时有咳嗽,咳轻少痰,多为肺燥阴虚。(4)夜卧咳嗽较剧,甚则久咳致喘,多为虚寒证。声音:咳嗽时作,白天多于夜间,咳而急剧,声重,或咽痒则咳嗽者,多为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若咳声嘶哑,势急而病程短者,为外感风寒或风热、风燥;病势缓而病程长者,为阴虚或气虚;咳声粗浊者,多为风热或痰热伤津所致;咳而声低气怯者属虚;洪亮有力者属实;加重因素:饮食肥甘、生冷而咳嗽加重者,多属痰湿;情志郁怒加重者因于气火;劳累、受凉后加重者,多为痰湿、虚寒。3、辨

6、寒热虚实寒证:多有“冷、淡、清、稀、青、白、迟”的特点热证:多有“热、渴、稠、秘、红、黄、数”的特点(二)治疗要点(1)外感咳嗽治宜宣肺散邪为主。(2)内伤咳嗽治宜扶正祛邪,标本兼治。(3)久咳者,注重调理脏腑为主,健脾、清肝、养肺、补肾,忌辛散。(三)分证论治(一)风寒袭肺[临床表现]1.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2.兼次症: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3.舌象:舌苔薄白。4.脉象:脉浮或浮紧。[证机概要]:风寒袭肺,肺气失宣[治疗原则]: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代

7、表处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加减应用]:1.咳嗽甚者加矮地茶、金沸草祛痰止咳;2.咽痒者加薄荷、蝉衣;3.鼻塞声重者加辛夷花、苍耳子;4.风寒咳嗽兼咽痛声嘶,口渴心烦,痰黄稠,此为风寒外束,肺内郁热之寒包火,加石膏、黄芩、桑白皮、牛子以解表清里或用麻杏石甘汤。5.挟痰湿,症见痰粘胸闷、舌苔腻,加法夏、厚朴、云苓以燥湿祛痰。6.素有寒饮伏肺,除风寒表证外,尚有咳痰清稀、胸闷气促、舌苔白滑等,治宜疏散风寒,温化寒饮,小青龙汤加减。(二)风热犯肺[临床表现]:1.主症:咳嗽频剧,咳声粗亢或音哑,咽喉

8、干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黄稠。2.兼次症:咳时汗出,鼻塞流黄涕,发热恶风,口渴,头痛肢楚。3.舌象:舌质红,舌苔薄黄。4.脉象:脉浮数或浮滑。[证机概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治疗原则]: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代表处方]:桑菊饮[加减应用]:1.上方可加前胡、牛蒡子以增宣肺之力。2.咽痛、声嘶者配射干、马勃。3.口干咽燥,舌质红加南沙渗、天花粉。4.肺热内盛者加黄芩、鱼腥草、知母清泄肺热;5.咳甚者银花、浙贝、杷枇叶以宣肺清热止咳。6.挟湿者,症见胸闷痰多、苔腻等,加沙仁、佩兰理气化湿。7.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