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芍药规模化栽培管理技术

亳州芍药规模化栽培管理技术

ID:6209344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6

亳州芍药规模化栽培管理技术_第1页
亳州芍药规模化栽培管理技术_第2页
亳州芍药规模化栽培管理技术_第3页
亳州芍药规模化栽培管理技术_第4页
亳州芍药规模化栽培管理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亳州芍药规模化栽培管理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亳州芍药规模化栽培管理技术  芍药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敛阴养血之功效,在我国多地都有栽培,尤以我省亳州栽培的芍药最为广泛,典称“亳芍”,是我省的一大特色经济作物。生物学特性:芍药是多年生宿根植物。每年3月萌发出土,4-6月为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同时进入花期,8月中旬后植株开始枯黄,进入休眠期,这时是芍药药用成份最高的时期。根的产量随生长年龄增长而增加,但一般超过5年后,根部会变中空,影响商品价值。芍药要求充足的阳光,栽培地四周不宜有树木或高大建筑物遮蔽。栽培技术:1选地

2、与整地:以深厚疏松的砂壤土为宜。我市栽培多选砂质土栽培,这种土壤,耕性好,肥沃,适合芍药生长发育,故芍根产量高、质量好。凡排水不良的粘土,瘠薄的砂土及易被洪水冲刷的地块均不宜栽培。栽前,选择晴好天气,深翻土壤,整平作畦,畦宽2米,四周开挖好排水沟,保证雨季不积水,减少根部病害的发生。2二繁殖方法:在我地芍药种子多不充实,不宜用种子繁殖,最常用无性繁殖,方法如下:52.1种芽选择:上季采收芍药时,先将芍根从芍头着生部全部切下,加工入药,留下的芽头也就是芍头,供作种用。芍头按大小及自然形状切块,每块应有粗壮芽

3、眼2-4个,厚度2厘米。通常一亩根,其芍芽可栽3-4亩大田。2.2芍芽贮藏:芍芽最好随切随栽,如不能及时栽种,应妥善贮存:可选平坦高燥处,挖宽1米、深20厘米的坑,长度因量而定,坑底放5厘米厚的砂土,然后排上一层芍头,芽苞朝上,再盖一层砂土,厚约8厘米,芽苞露出土面,以后经常检查,适当洒水,使砂土不要太干燥。到时取出,边切边栽。2.3栽植:栽培时期;8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适宜时期,最迟不能超过10月下旬。栽植时,芍芽按大小分级栽植,使生长整齐,便于管理。密度为每亩2500-3000株,过密容易产生病害,过稀

4、不易提高产量。栽植时,按株距40厘米、行距60厘米开穴,穴径15-20厘米,深12厘米,穴底先施入一些土杂肥,然后覆原土4厘米,压实后,将芍芽放入穴中,摆正,芽尖朝上,边盖土,边固定芍芽。栽好后,深松行间土壤,培土防寒,护芽越冬。第二年三月上旬前后,芍芽即发芽出土。3田间管理:53.1中耕除草:芍药最忌草害,每年中耕3-4次,尤其第一、二年,苗小,行间易生杂草,消耗肥力,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中耕宜浅,以免伤根死苗。夏季天旱,中耕还能保水保墒。如没有中耕条件,可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防除,每亩可用10.8%精喹禾

5、灵乳油药50毫升,兑水40公斤,作苗后喷雾处理,能有效防除稗草、牛筋草、马唐、狗尾草、马齿苋等杂草。干旱低温时要浇水后使用,效果更佳。3.2培土,在每年冬季地上部分枯黄后,应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保护越冬。栽植后第二年起,在5月上旬将芍株周围的土轻轻拨开,让根部稍稍露出,晾5-7天,再培土封根。3.3施肥:芍药喜肥,施肥应多用腐熟的人畜粪水、沼肥、饼肥等有机肥,不宜用速效化肥,以免影响品质。除施足基肥外,栽后定植第二年需追肥4次,以施用腐熟的人畜粪水为例:第一次于春季齐苗后,每亩追施1-1.5吨,因第一年芍药

6、幼根太嫩,施肥浓度宜淡不宜浓,以免灼伤芍根,影响生长;第二次在初夏,芍药植株开始迅速生长,需肥水量大,每亩应追施2吨,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第三次在7月,植株生长进入旺盛期,应结合中耕除草,再追施2吨;第四次在11~12月间,结合除草、剪枝,每亩再施用2吨。第三年,追肥3次。第一次于春季齐苗后追肥,每亩施用1.5吨,促进茎叶健壮,根部肥大。第二次追肥在9月芍药植株生长转向根部时,每亩施入1.5吨,促进根部生长。第三次在11~12月追施2吨,于行间开沟施入,覆土盖肥,并浇透水。5第四年,此年即将收获,只需追肥

7、2次。第一次在春季齐苗后,每亩2吨。第二次在4月底5月初,再施2吨,也可于春季齐苗后只追1次,收获前不再施肥。3.4灌溉与排水。芍药喜干怕涝,一般不需灌溉,但在严重干旱必须浇水时,宜在傍晚进行灌溉,要求一次浇透。多雨季节,要及时清沟排水,减少根病。3.5摘蕾,营养繁殖的芍药,多在第二年4-5月大量开花,应选择晴天,将蕾摘除。3.6间作。栽后第1-2年,芍株矮小,为了经济利用土地,行间可种植其他作物。比如种植豆类、芝麻等。4病虫害防治:4.1芍药锈病。多在5月上旬发生,7-8月加剧,开始叶面无明显病斑,叶背

8、出现黄色、黄褐色粒状孢子堆,后期叶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灰褐色病斑,背面则出现刺毛状的冬孢子堆。防治方法:选择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收获时,将残株病叶收拾烧毁,以消灭越冬病原菌。发病初期喷施97%敌锈钠300倍液,或喷施50%萎锈灵油800倍液,10天左右一次,连喷2-3次。54.2芍药灰霉病:危害叶、茎、花各部,花后发生。叶部病斑褐色,近圆形,有不规则的层纹。茎上病斑梭形,紫褐色,软腐后植株倒伏,花被危害后变褐色,软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