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装饰纹样调研.ppt

青铜器装饰纹样调研.ppt

ID:62095894

大小:9.11 MB

页数:49页

时间:2021-04-16

青铜器装饰纹样调研.ppt_第1页
青铜器装饰纹样调研.ppt_第2页
青铜器装饰纹样调研.ppt_第3页
青铜器装饰纹样调研.ppt_第4页
青铜器装饰纹样调研.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铜器装饰纹样调研.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什么是青铜器青铜器的简史青铜器的种类青铜器的纹饰什么是青铜器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保守的估计,这一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这也是青铜器从发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期。由于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铜器中堪称艺术价值最高。中

2、国青铜器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中国的古文明悠久而又深远,青铜器则是其缩影与再现。青铜器的简史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出现青铜器公元前两千年夏朝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3世纪商代早期、中期青铜器发展时期普遍装饰兽面纹样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商代晚期、西周早期青铜器鼎盛时期运用夸张、象征手法表现动物神怪的兽面纹空前发达公元前11世纪末--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西周中期、晚期春秋早期青铜器转变时期纹饰多为动物变形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公元前221年春秋中期、晚期战国青铜器更新时期龙为主题的纹饰,人物活动的画像创造性地作为主纹出现秦汉时期青铜器“

3、余晖”青铜器的种类青铜器主要分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和兵器五大类酒器食器乐器水器兵器酒器爵:爵用于饮酌酒之器皿,是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爵的一般形制为: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部为杯形,腹侧有鋬(pàn),下配以三足。流同杯口之间有柱(柱可能为过滤之用)。角:(音jue)饮酒器。无柱、流,两端皆是尾。角同爵的容量比为四比一。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角当推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二里头文化期的异形管流角。尊:高体,大型或中型容酒器。按其形体可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鸟兽尊等三类。壶盛酒之用。使用时间从商至汉代或更晚。铺首:衔门环的底座,多为虎头、螭、龟、蛇等,起装饰壶身

4、的作用。卣:(音you)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及西周。觥:(gōng)盛酒器,真正器名尚不可知,称觥是约定俗成。出现于殷墟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彝:方彝(yí)乃盛酒器。一般呈方型,出现于商代晚期。凤鸟纹爵青铜卣青铜尊青铜觥青铜彝食器豆:专用于放置腌菜、肉酱和调味品的器皿。青铜豆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鼎:青铜鼎有烹煮肉食、食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种用途。甗:(音yan)为蒸饭器,全器分成上下两部分,上体用以盛米,古称"甑"(zhèng);下体为鬲(lì),用以煮水,中间有孔通气。簋:(音guǐ)盛放煮熟的稻、粱等饭食的器具。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期,但数量较少,商晚期逐

5、渐增加。敦:(音duì)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皿。鬲:(音lì)为炊粥器,青铜鬲最早出现在商代早期,大口,袋形腹,犹如三个奶牛乳房拼合而成,其下有三个较短的锥形足。春秋战国蟠虺纹青铜豆春秋晚期的交龙垂鳞纹鼎秦公簋青铜敦兽面纹立鹿甗青铜鬲水器盘:盛水器,青铜盘出现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晚期。匜:(音yi)与盘配套洗手用,一人捧匜一人捧盘盛水。鉴:(音jian)大型水器,盛水也可盛冰。商代水器盘战国制蛙纹匜吴工夫差鉴乐器钟:打击乐器,盛行于西周和东周。斜挂的钟称为甬钟,直悬之钟称纽钟。鼓:打击乐器。由于商周时期的鼓绝大部分是木质的(难以保存),所以青铜鼓为数甚少。

6、铙和钲:(音zheng)同为打击乐器。青铜甬钟石寨山形鼓青铜编铙兵器戈:(gě)是商周时期兵器中最常见的一种,古称句(gōu)兵,是用以钩杀的兵器。矛:用于冲刺的兵器。矛体分锋刃和骹两部分。锋又分前锋和两翼;骹为插入木柄处。钺:钺(yuè)是具有征伐权力象征的权杖器,其中的异形钺为少数民族或北方传入。戟:戟(jǐ)是一种既可刺又可勾杀的双重性能兵器。剑:古代贵族和战士随身佩带,用以自卫防身进行格斗、可斩可刺的兵器,出现于西周。剑一般由剑身(有血槽)和剑把两部分组成,并配有鞘。史学上所称的玉具剑是指摽、首、格、剑鼻四处皆佩玉的剑。战国巴蜀文字虎纹青铜戈青铜矛青铜钺春秋青

7、铜剑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十大国家国宝级青铜文物:司母戊鼎、鸮(xiao)尊、四羊方尊、大盂(yu)鼎、虢(guo)季子白盘、龙虎尊、琱(diao)生簋(gui)、匽侯盂、铜冰鉴、曾仲籠(long)父壶。司母戊鼎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一九三九年三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型制雄伟,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左传》有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