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市白浆土现状和开发利用

临江市白浆土现状和开发利用

ID:6209611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6

临江市白浆土现状和开发利用_第1页
临江市白浆土现状和开发利用_第2页
临江市白浆土现状和开发利用_第3页
临江市白浆土现状和开发利用_第4页
临江市白浆土现状和开发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江市白浆土现状和开发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江市白浆土现状和开发利用  摘要:临江市总耕地面积32.17万亩,其中白浆土面积16.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2.4%。耕地白浆土是临江市主要耕种土壤,面积大,分布广。由于近年来受人为及自然因素的影响,临江市耕地白浆土的理化性状正面临着严重退化的趋势。本文研究分析了临江市耕地白浆土现状、变化趋势、改良措施,为临江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白浆土;腐植质;土壤侵蚀;水土保持中图分类号:S15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92-11自然概况1.1地理位置临江市位于吉林

2、省东南部,鸭绿江中上游,东与长白县毗邻,西与白山市浑江区接壤,北与江源区和抚松县交界,南与朝鲜的慈江道、两江道隔江相望,幅员面积3008.5平方公里。1.2气候特点5临江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低温多西南风;夏季短,温暖多雨;秋季湿润,凉爽多雾;冬季漫长,晴朗严寒。年降水量700~1100毫米,多集中在6月~9月份,约占全年总降水量70%以上。年平均气温4.9℃~7.3℃。年平均相对温度65%~7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89小时。无霜期105~145天,平均活动积温2200℃~2800℃。1.3主要

3、植被临江市属于长白山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被称为“立体资源宝库”。森林覆盖率83%以上,其植被可分为两个类型:1.3.1天然次生针阔混交林主要分布在海拨500米以上的中山区,是以阔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森林茂密,覆盖度约70%~80%,占全市总面积的65%左右。素有“高山红景天之乡”之称;草本植物有木贼、早熟禾、红毛公、蕨类、唐松草等。1.3.2人工针阔混交林主要分布海拨在400~500米的低山丘陵区,主要树种以红松、黄花落叶松和杨树为主,还有白桦、黄桦、榆、槭等。林下亦生长着胡枝子等小灌木,覆盖度60%

4、~70%。2耕地白浆土现状调查显示,临江市三级以上的耕地白浆土面积逐年减少,四、五级耕地白浆土面积增多。三级以上耕地白浆土腐殖质含量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四级以下耕地白浆土腐殖质变薄,腐植质含量逐年降低。3耕地白浆土的退化3.1腐殖质层厚度逐渐变薄5据调查,临江市耕地白浆土腐殖质层厚度20~30厘米,占耕地白浆土总面积20.3%,耕地白浆土腐殖质厚度小于20厘米占耕地白浆土总面积18.7%,完全丧失腐殖质层厚度大于50厘米,仅占耕地白浆土总面积15%,由于多年的耕种及土壤侵蚀,耕地白浆土层变得日趋浅薄。3.2腐殖质含量

5、明显减少垦前自然白浆土层表层腐殖质含量多在4%~6%之间,低于3%比较少见。白浆土由于开垦耕种及土壤侵蚀,生态条件的急剧变化,导致腐殖质迅速矿化,腐殖质含量不断下降。4白浆土的开发利用4.1培肥地力,增加腐殖质含量4.1.1增施有机肥料施用有机肥料,补充或增加土壤中被矿化消耗的腐殖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地力。4.1.2推广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腐殖质,培肥地力的重要途径。据研究,每亩还田50公斤干玉米杆,可积累腐殖质18.5公斤,大体上与土壤腐殖质1/10000的下降速度相平衡,从而保持土壤腐质含量的相对稳

6、定,若每年连续亩施100公斤干玉米秸,可明显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并能逐渐提升土壤腐殖质含量,从而达到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的目的。54.1.3推行根茬还田作物根茬是土壤腐殖质的重要来源之一,据测定,亩产400公斤玉米的根茬数量约75公斤,其中有67.5公斤存留耕层中,如果不刨茬子,以亩产50公斤腐殖质算,仅根茬留在土壤腐殖质数量就大体相当每年农家肥土壤腐殖质的数量。4.1.4种植绿肥还田破皮黄及露黄的浆土地力瘠薄,生产能力有限,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可引导农民轮作或间作种植木樨等绿肥,既可饲用,过腹还田,又可以直接还田或堆沤

7、绿肥,恢复和提高地力。4.2控制土壤侵蚀,加强水土保持4.2.1改垄、修梯田在坡度不大的地方,可把顺坡垄改为横坡垄,原则是走出水,保住土。对于利用改垄、增设地埂、种植绿草带仍难控制水土流失的白浆土坡耕地,可根据坡度大小和投工能力,修筑坡式或水平式梯田。4.2.2改善生态环境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受侵蚀后耕层变薄,土壤板结,保水保肥能力下降。植树造林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轻水旱灾害,改善土壤环境条件,而且直接对土壤各种属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参考文献[1]《吉林土壤》.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临江市耕地质量

8、评价》.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5作者简介:金勇男,临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及土壤研究;张宪奎,临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及土壤研究;匡世古,临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及土壤研究;赵明利,临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及土壤研究工作。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