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混凝土裂缝成因和处理方法

浅议混凝土裂缝成因和处理方法

ID:6209756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6

浅议混凝土裂缝成因和处理方法_第1页
浅议混凝土裂缝成因和处理方法_第2页
浅议混凝土裂缝成因和处理方法_第3页
浅议混凝土裂缝成因和处理方法_第4页
浅议混凝土裂缝成因和处理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混凝土裂缝成因和处理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混凝土裂缝成因和处理方法  摘要: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今天,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和常见的现象,并且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表现尤为突出。本文主要介绍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原因措施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混凝土在施工中对有些结构按其所处条件的不同,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但施工中仍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裂缝,使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以确保工程质量。塑性收缩裂缝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终凝之前,因高温或风速较大,大面积暴露的新浇混凝土表面因

2、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裂缝。这种收缩裂缝是由混凝土塑性收缩引起的。一般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呈互不连贯,类似干燥的泥浆面。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3m,宽1—5m。主要原因分析:8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很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2.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过多,或使用过量的粉砂。3.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吸收水分太大等;4.拌和水中杂质如盐份,腐蚀酸可加强早期开裂趋势。主要预防措施:1.配制混凝土时,选用干缩值较小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或普通

3、硅酸盐水泥,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要振捣密实,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度。2.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吹袭和烈日曝晒。3.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天气施工,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早进行喷水养护,使其保持湿润;大面积混凝土宜浇完一段,养护一段。此外,要加强表面的抹压和养护工作。混凝土养护可采用表面喷氯偏乳液养护剂,或覆盖湿草袋、塑料布等方法;当表面发现微细裂缝时,应及时抹压,再覆盖养护。(二)干缩裂缝8干燥收缩裂缝大多出现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一周时间左右,裂缝为表面性,宽度较细

4、。其走向纵横交错,没有规律,较薄的梁、板类构件多沿短向分布;整体性结构多发生在结构变截面处;平面裂缝多延伸到变截面部位或块体边缘,大体积混凝土在平面部位较为多见,但侧面也常出现,并随湿度和温度变化而逐渐发展。一般裂缝宽度在0.05~0.2mm之间,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于是,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因而产生裂缝。主要原因分析:1.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当,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散失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收缩也小,因而表面收

5、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或者构件水分蒸发,产生体积收缩受到地基或垫层的约束,而出现干缩裂缝。2.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早期养护尤其是冬季养护不符合规范;3.混凝土经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4.后张法预应力构件露天生产后长久为张拉85.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表面湿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平卧长型构件水分蒸发,产生的体积收缩受到地基或垫层的约束,而出现干缩裂缝。主要预防措施:1.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过量粉砂;2.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并注意对板面进行抹压,可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

6、度,减少收缩量,并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适的收缩缝;3.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长期露天堆放的预制构件,可覆盖草帘,草袋,避免曝晒,并定期适当洒水,保持湿润,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4.薄壁构件则应在阴凉地方堆放并覆盖,避免发生过大湿度变化。(三)温度裂缝8温差收缩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混凝土体积较大,水泥水化时都会放出大量的热量,这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大大提高(可达60—80℃),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

7、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产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在降温阶段,混凝土从热胀的最大变形点开始降温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也已增大,故降温收缩会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该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此时所具有的抗拉强度,就产生裂缝。主要原因分析:1.表面温度裂缝,多由于温度较大。混凝土结构,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浇筑后,在硬化期间放出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