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节置换术后康复(1)课件ppt.ppt

最新关节置换术后康复(1)课件ppt.ppt

ID:62104950

大小:4.92 MB

页数:90页

时间:2021-04-16

最新关节置换术后康复(1)课件ppt.ppt_第1页
最新关节置换术后康复(1)课件ppt.ppt_第2页
最新关节置换术后康复(1)课件ppt.ppt_第3页
最新关节置换术后康复(1)课件ppt.ppt_第4页
最新关节置换术后康复(1)课件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关节置换术后康复(1)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节置换术后康复(1)第一节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一、概述人工关节置换外科和康复医学取得成就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发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技术已经被肯定术后康复治疗技术也获得肯定术后康复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更高要求二、临床特点(一)髋关节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3.髋关节正常关节活动度屈曲0~125°,伸展0~15°内收、外展各0~45°内旋、外旋各0~45°4.股骨头负重区此区为几何扇形体,中心夹角约65°,股骨头重心位于此半球状头的几何中心处二、临床特点(一)髋关节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5.前倾角股骨颈轴与额状面形成一个锐角,称为前倾角是股骨干两个重要的角度关系之一前倾角测

2、量:α=sin-1(P/0.4D),P为X线平片上的钢丝环最大直径(D)和在直径的1/5处垂直线与弧相交两点间的距离前倾角增大---外翻二、临床特点(一)髋关节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6.颈干角或内倾角成人正常颈干角范围110°~140°,平均为127°大于正常为髋外翻,此时股骨头所承受的压力增加小于正常为髋内翻,此时股骨头、颈部的压力分布正好与髋外翻相反7.股骨距是股骨干后内侧皮质的延伸位于股骨颈与股骨干连接部的后内方是直立负重时压应力最大的部位(一)髋关节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8.髋关节力学:(1)双足站立时,髋关节支撑人体的头、躯干和上肢,占人体重量的62%,其重心在两股骨头中心连

3、线中点。每侧髋关节支持人体重量的31%,应力垂直作用在髋关节上。(2)单足站立负重负重一侧髋关节支持头、躯干、双上肢和对侧下肢约为体重的81%该重心通过负重足与地面垂直。但重量中心偏离髋关节,使骨盆倾斜二、临床特点(一)髋关节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8.髋关节力学:(3)步行时单腿负重两侧髋关节交替支撑头、躯干、双上肢和摆动的对侧下肢受加速度产生的惯性力矩作用股骨内收,股骨头受到三维空间合力的作用跑步过程中髋关节承受的压力是1/3~5倍于体重的重量股骨头和髋臼之间的不均衡股骨头和髋臼之间的压力增加每一次跨步髋关节的平均活动范围大约是40°~50°(30°~40°屈曲和5°~10°伸展)二、

4、临床特点二、临床特点(二)人工全髋关节固定方式1.骨水泥是固定骨水泥假体的松动率和翻修率均低于非骨水泥型假体用于老年患者和合并骨质疏松者2.非骨水泥固定表面多为金属多孔结构长入组织的面积很有限适合>65岁的患者二、临床特点(三)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1.术后脱位关节既往有手术史手术部位肌肉瘫痪,神经支配功能丧失假体之间撞击手术入路、假体位置放置不当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差术后康复治疗或活动时下肢体位不当二、临床特点(三)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1.术后脱位人工假体脱位处理整复后反复脱位或整复失败者,考虑重新手术固定假体位置无错误,可麻醉下手法复位髋关节固定在屈曲20°、外展20°~30°位后

5、侧脱位者应将下肢放置在轻度外旋位前方不稳定则放置在内旋位术后避免过度内收屈髋的动作如有关节不稳定者,延长外固定时间二、临床特点(三)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2.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最致命的是继发肺栓塞40%~60%的病人可以发生深静脉血栓骨水泥比非骨水泥者发生率高全麻较局麻的患者发生率高二、临床特点(三)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2.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血液为高凝状态高龄患者、原静脉血栓史、骨盆、股骨颈、髋关节骨折史长时间的被动体位、术中止血带的使用时间过长长期卧床体弱下肢活动明显受限损伤增加血管间接损伤二、临床特点(三)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

6、发症3.疼痛术后能明显缓解髋疼痛术后几个月疼痛常见关节内臀部、腹股沟区、大转子内侧或大腿前内侧正方髋臼的松动或异位骨化表现为臀部或腹股沟区的疼痛大腿部疼痛在非骨水泥假体发生率较骨水泥假体高二、临床特点(三)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4.假体松动假体松动是关节置换术远期失败的主要原因。1.髋关节假体松动分为三期:早期5年以内中期5~10年远期10年以上二、临床特点(三)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4.假体松动假体松动的相关因素①机械因素假体-骨或骨水泥、骨界面的微动假体磨损假体对周围应力的遮挡作用假体与骨界面间出现>150μm,抑制骨的生长微动<28μm,不影响骨组织向假体表层的长入②体重或负重:

7、体重>80kg有不利影响③手术原因:假体植入位置不当④骨溶解:磨损产生颗粒物质诱发生物反应⑤年龄:年龄过大、原发病致残严重、骨质疏松、手术创伤等二、临床特点(三)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5.异位骨化发生率在5%~81%1)异位骨化两个主要特征①发病为多因素起源②形成广泛骨化2)髋关节异位骨化分级髋关节X线正位上骨化分为4级:Ⅰ级:髋关节周围组织内骨岛形成Ⅱ级:从骨盆或者股骨近端延伸出的骨刺力对位骨表面至少1cmⅢ级:髋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