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妙散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最新四妙散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ID:62112903

大小:1.13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1-04-17

最新四妙散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四妙散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四妙散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四妙散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四妙散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四妙散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教学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妙散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四妙散出自《成方便读》,由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四味药组成。方中黄柏为君,取其苦以燥湿,寒以清热,其性沉降,长于清下焦湿热;苍术为臣,辛散苦燥,长于健脾燥湿;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同时为佐、使药;薏苡仁渗湿泄浊,导湿热于小便出,为佐药。《本经逢原》曰:“丹溪言牛膝能引诸药下行”,故牛膝在本方中也作为身体下部疾病的引经药使用。苍术和薏苡仁配伍,强化健脾利湿之功,断湿热之源。全方共奏清热、利湿、活血之功,其组成各药之间相互配伍,善治湿热下注证。从中医辨证角度,泌尿系统疾病在其发生及发展过

2、程常常表现为湿热下注证;从西医发病机制角度,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整方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及一定的抗炎止痛作用。所以,四妙散在治疗泌尿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并取得明显疗效。前言Introduction应用举例01医案1:肾病综合征02医案2:慢性肾衰竭03医案3:前列腺增生04医案4:慢性前列腺炎文本标题一文本标题二文本标题三按:本案属中医学“水肿”范畴,肾病综合征所致水肿多为外感水湿,脾阳被困,或饮食劳倦等损及脾气,造成脾失转输,水湿内停,乃成水肿。糖皮质激素规范治疗后,患者水肿消失,食欲增加,胃强脾弱,脾气亏虚,饮食不化,日久化

3、热,湿热内蕴;广大中医工作者从糖皮质激素治疗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阴虚征象中发现,糖皮质激素有类似于中药中“纯阳”药品的作用,湿从热化,可转化为湿热壅盛之证。此外水肿日久,水湿内停,一则久病入络,气机不利,血流不畅,成为瘀血;一则脏腑阳气受损,血失温运而滞留。肾病综合征往往有明显的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度增高,属中医学“瘀血”表现。瘀血在肾,肾之温煦失司,膀胱气化失调,可致水停下焦。以上两方面而说明,“水阻则血不行”,“血不利则为水”。医案1:肾病综合征文本标题一文本标题二文本标题三对于此类水肿,在清热利湿的同时,需治血利水兼顾,方

4、选四妙散加减:黄柏、苍术、薏苡仁、白扁豆、云苓、车前子、滑石清热健脾利湿;川牛膝、赤芍、王不留行活血化瘀;党参、白术补气,“气行则血行”。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苍术可以改善肾小球病理变化,对消除蛋白尿、水肿有良效。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抗缺血缺氧,抑制抗体产生等作用。因此,四妙散对于肾病综合征所致水肿,效果良好。医案1:肾病综合征02慢性肾衰竭文本标题一文本标题二文本标题三陈某,男性,82岁,退休。现病史:因“双下肢水肿4月余”于2008年5月23日初诊,症见:

5、双下肢水肿、午后为甚,面色无华、晦暗,少气乏力,口黏,晨起有痰,无腰膝酸痛,手足不温,小腿时有抽搐,大便日行4次,质稀不成形,舌体胖,舌黯淡,苔黄腻,脉滑。血压:160/80mmHg。辅助检查:生化:肌酐172.1umol/L、尿素氮11.7mmol/L;血常规:血红蛋白99g/L;B超:左肾多发囊肿、左肾多发结石、左肾体积缩小并弥漫性改变(83mmX44mm)、右肾弥漫性改变。西医诊断:慢性肾衰竭(代偿期);中医诊断:虚劳(脾肾亏虚,湿浊潴留)。医案2:慢性肾衰竭文本标题一文本标题三治宜补益脾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选四

6、妙散加味:黄柏9g苍术15g川牛膝12g薏苡仁30g.云苓皮30g六月雪30g猪苓30g车前子15g(包)水蛭3g白术15g生黄芪30g王不留行15g山药20g川芎15g当归15g桂枝12g生甘草6g,6剂,水煎服,日1剂。同时服用非洛地平(波依定)10mg口服,每日1次,控制血压。2008年5月30日,患者再次就诊,双下肢水肿较前明显减轻,乏力症状有所改善,小腿未再发生抽搐,大便日行2次,成形。血生化:肌酐145.0umol/L、尿素氮12.0mmol/L。后继用四妙散加减配合其他药物治疗,血肌酐基本稳定在125一140u

7、mol/L。医案2:慢性肾衰竭文本标题一文本标题二文本标题三按:本案属中医学“虚劳”范畴,从患者临床表现看,证属脾肾气虚,同时兼有湿热、瘀血表现。多由于禀赋薄弱、劳倦过度、饮食损伤等致气血阴阳亏虚,病损涉及五脏,因为脾肾为先后天之本,病变以脾肾为主。病变中期正虚渐甚,脾失健运,肾不化水,故邪浊内蕴渐重,浊邪蕴久可化热,为湿热证。气虚无力助血运行则成瘀。所以慢性肾衰竭往往虚实夹杂,为正虚邪实之证,其变化发展过程往往因实致虚,继而在虚证的基础上又产生实邪。对于虚劳的治疗,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的理论,当以补益为基本原则,

8、对于虚实夹杂者,当补中有泻、扶正祛邪。本案以四妙散祛除湿热之邪,白术、生黄芪、山药等补益脾肾,云苓皮、车前子、六月雪、猪苓等利水消肿,桂枝温通筋脉,水蛭、王不留行、川芎、当归等活血化瘀。医案2:慢性肾衰竭03前列腺增生文本标题一文本标题二文本标题三王某,男性,58岁,农民。2008年12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