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建设和管理探究

环境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建设和管理探究

ID:6211805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6

环境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建设和管理探究_第1页
环境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建设和管理探究_第2页
环境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建设和管理探究_第3页
环境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建设和管理探究_第4页
环境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建设和管理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建设和管理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环境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建设和管理探究  摘要:通过对各监测项目的监测结果相关性的分析来判断监测数据的合理性,对不符合规律的监测结果进行标示,及时进行人工比对分析,判断数据的真伪,同时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要求,对缺失数据进行处理、剔除无效数据和修正异常数据。关键词:环境监测建设管理环境水质自动监测站具有自动化、智能化、全天候等优点,因此逐渐成为环境水质监测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环境监测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及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的质量,甚至影响环境决策的科学性。[1]自动监测站的建设不能简单地看作只是购买一些自动监测仪器,安装好并让它运行就可以

2、了,它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建设工程。采水系统、配水系统、仪器系统、数采处理及数据传输系统必须通过集成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一、站址的选择被选择的水域首先要有明确的水域功能,应具有反映环境质量状况的空间与时间代表性,还要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2]。选址原则:61.监测断面应具有代表性,在监测断面上游的1000m内应不得有排放源,取水点与站点的距离应尽力控制在200m以内;2.因站点建设费用较大且有一定量的基础建设,因而在选点时应考虑站点的长期使用。3.要在站房的设计建设时考虑站房内的监测仪器和其他辅助设备的安全性。4.站点建设还必须保证电力的供应、自来水的供应和通

3、讯的畅通等。5.应考虑站点环境及交通运输问题,以便于自动监测站的日常运行管理。二、站房的建设在站房设计和建设方面,必须满足仪器设备对温度、湿度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对防火、防盗、防渗漏、防静电、避雷等方面一并设计和施工。合理地进行电路布置、安装漏电、触电保护装置。在给排水管路排布上应合理规范,减少弯头环节,预留好进出站房的通道。三、采水系统的建设1.取水装置必须牢固可靠、安全实用、还必须符合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如不得对航运、泄洪等造成影响,不得对大堤造成损害等。在确定取水方式时还需考虑其对丰、枯水期的适应性。62.取水泵的选择:应根据仪器系统对水量的要求和当地的水质情况即

4、环境条件进行选择,可选择潜水泵、污水泵、离心泵等。3.取水系统必须有自动或半自动清洗功能。4.取水系统应考虑管线对水的影响:a.管路不宜过长、过细;b.应尽量减少管线的弯头;c.做好管线的保温;d.排水点应尽量远离取水点,以防互相混合,影响被测水质。四、配水系统自动监测仪器对被监测水样有一定的水质和水量要求,配水系统必须能充分满足其条件,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满足各仪器对水量水质的要求;2.系统中,个别仪器对水质有特殊要求时,增加必要的预处理单元,采用非拦截式过滤装置,初级过滤精密过滤相结合的方法,精密过滤采用旁路设计、根据不同仪器的具体要求选定,既消除干扰仪器分析的

5、因素,又不失水样的代表性。;3.应尽量减少系统中的控制环节,避免因环节过多造成整体稳定性的降低。4.必须有对生物作用的清洗功能、以及有比较方便的人工清洗条件。五、仪器分析系统6选择监测仪器首先先应考虑监测的目的,从环境管理的角度出发,确定监测项目。一般应选择五参数(pH、水温、浊度、电导率、溶解氧)仪、高锰酸盐指数、总有机碳、氨氮分析仪,以及根据需要选择如总磷、总氮等其他项目的分析仪。其次是认真做好仪器的选型,既要质量可靠,性能优良,要根据本地区的水质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自动监测仪器,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仪器安装调试好后,应对依据有关文件对对其性能进行考核,比对实验完

6、成后组织验收,确定该型号仪器是否满足监测的要求。六、运行和质量管理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实保障水质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水站”)正常运行的关键。首先要结合当地环境条件制定正确规范的操作规程,在日常的运行中务必严格执行之;并应建立日常运行管理的记录制度。其次要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制度,以保证监测数据的正确可靠。性能、质量再好的仪器,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也不会产生可靠准确的数据,质量控制是水质自动监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管理工作,是提高自动监测系统数据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监测数据具有准确性、精密性和可比性的基本保证。6对于水站内的仪器必须严格按照仪器自身的质控要求和《环境水质

7、质量保证手册》中的规定,定期校准,并用质控样定期检定和实际样品的比对试验。对自动站使用的实验用水、试剂、校准溶液应严格执行《郭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质量保证要求,并认真做好质控实验情况的记录。七、监督管理监督管理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通过严格高校的监督管理手段可以提高运行维护效率和监测数据质量,同时形成科学规范的运行管理体制,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1.完善监管机制在确定监督管理机制时应充分实行“分级监测、分级管理”的方式,避免地方利益对水站正常运行产生影响。水战运行费的支付应与水站运行率和自动监测数据的准确率挂钩。从设备运行率、数据准确率,比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