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课件PPT.ppt

最新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课件PPT.ppt

ID:62119290

大小:1.57 MB

页数:45页

时间:2021-04-17

最新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课件PPT.ppt_第1页
最新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课件PPT.ppt_第2页
最新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课件PPT.ppt_第3页
最新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课件PPT.ppt_第4页
最新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课件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前言CRBSI相关知识预防控制措施PICC血透CCVCCV导管包资料追溯置管病例数:2007年10月23日医院开展PICC置管技术,至此次感染发生前,共置管35例病人,带管时间最长约100天,均未出现置管局部或全身反应情况分布:神经外科2例,神经内科3例,内科5例,肿瘤科25例操作者:同一人置管环境:其他科室是在床旁操作;肿瘤置管环境是在专门的操作间进行案例一寻找危险因素肝素的使用:12500单位1支肝素用NS100ml稀释后,每个病人抽取2ml含100单位肝素,在拔针后推入留置管,接正压接头,稀释后的肝素液未及时放入冰箱内保存,使用时间超过

2、24小时,塑料瓶塞多次抽取后,有可能污染。护理小组:PICC置管术后护理治疗方盘、消毒剂4个护理组共同使用,碘伏罐渗漏有可能造成消毒剂污染,治疗方盘用后清洗消毒不规范。手卫生:护理操作后的手卫生处理不彻底,有可能通过护理人员手传播病菌,4例感染者中有一例病人,首先在痰检中发现铜绿假单胞菌,但寒战、高热症状最后一例出现。案例一干预措施肝素一人一瓶,使用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放置冰箱内保存,冰箱定期清洗消毒,并进行细菌学监测。护士进行PICC置管护理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PICC置管术后护理方盘、消毒剂,每个护理组一套。结果感染得到控制18个月前因“恶纤组”接受左下肢截

3、肢术;术后置入PICC开始化疗;5个月后出现寒战、高热;WBC升高,Neu比例升高;CRP升高;血培养1次无异常;案例二案例二经验使用泰能治疗第二天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此后,每各月都有类似发作;转院至PUMCH;UCG无异常;正规血培养两次发现“肺克”;按照药敏选用“特治星”体温降至正常;完成疗程;停药20天后再次出现发热;案例二案例二家属拒绝拔除PICC;继续经验治疗;如此反复2次;最终:导管尖端5cm及外周血培养均为“ESBL阳性的肺克”;案例二值得探究:为什么一个简单的CRBSI迁延将近一年?环节疏漏?医生?家属?案例三一起血液透析中心患者的发热事件时间分布:4例中

4、心静脉置管建立透析通路的患者均于10月26日-11月2日透析开始30-45分钟后反复出现发热现象;空间分布:4例患者分布于两间病房内,透析期间使用过3台透析机;人群分布:同期有28人进行血液透析,4人发病血培养导管尖端培养透析机出入口均检出阴沟肠杆菌案例三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概念(一)导管病原菌定植(二)导管相关感染1.出口部位感染2.隧道感染3.皮下囊感染4.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CRBSI)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CRBSI)指留置血

5、管内装置的患者出现菌血症,经外周静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一次结果阳性,同时伴有感染的临床表现,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置入血管类型导管类型周围静脉导管普通周围静脉导管(peripheralvenouscatheters,short)中长周围静脉导管(Midlinecatheters)中心静脉导管CVC(Centralvenouscagheters)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nontunneledcentralvenouscatheters)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tunneledcentralvenouscatheters)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

6、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肺动脉导管(pulmonaryarterialcatheters)完全植入式导管(totallyimplantablecatheters)动脉导管(peripheralarterialcatheters)发病机制皮肤表面的细菌在穿刺时或之后,通过皮下致导管皮内段至导管尖端的细菌定植,随后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另一感染灶的微生物通过血行播散到导管,在导管上黏附定植,引起CRBSI微生物污染导管接头(和内腔),导致管腔内细菌繁殖,引起感染。前两种属于腔外途径,第三种为腔内途径。病原菌常见的致病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金黄色

7、葡萄球菌、肠球菌。少见的致病菌有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放射性土壤杆菌也有报道。真菌感染在近年来有增加趋势。流行病学感染发生率:各种类型导管的血行感染发生率不同,以千导管留置日统计,为(2.9~11.3)/1000导管日。CRBSI相关危险因素:导管种类(塑料>金属)置管位置(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放置方法(切开置管>经皮穿刺置管)导管腔数(3个>2个>1个)导管留置时间、宿主因素等有关。美国每年购买1.5亿根导管(用于输液、血透或其他用途)计算×1000‰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发生率以千导管留置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