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尺骨骨折和骨间膜(1)幻灯片.ppt

最新尺骨骨折和骨间膜(1)幻灯片.ppt

ID:62122550

大小:5.01 MB

页数:59页

时间:2021-04-17

最新尺骨骨折和骨间膜(1)幻灯片.ppt_第1页
最新尺骨骨折和骨间膜(1)幻灯片.ppt_第2页
最新尺骨骨折和骨间膜(1)幻灯片.ppt_第3页
最新尺骨骨折和骨间膜(1)幻灯片.ppt_第4页
最新尺骨骨折和骨间膜(1)幻灯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尺骨骨折和骨间膜(1)幻灯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尺骨骨折和骨间膜(1)1、尺骨及周围韧带解剖2、尺侧副韧带的特征3、骨间膜及其生物力学4、尺骨骨折类型及发生机制5、尺骨鹰嘴骨折的康复治疗尺骨较直但并非直线,尺骨体近侧1/3与远侧2/3形成一突向背侧的曲度,约6.1°1、稳定肘关节,抵抗外翻应力2、在关节伸直活动度末端限制肘关节过伸3、引导肘关节进行肘关节的屈曲活动4、抵抗关节表面的长轴牵引力尺侧副韧带作用:这一区域的任何损伤或任何能够增加提携角的损伤都可以给穿过该管道的尺神经造成一场的压迫前臂骨间膜:联结于尺、桡骨骨间缘之间的坚韧纤维膜,其纤维自桡骨近端发出,斜向内下附着于尺骨远端,与桡骨成21°角,与尺骨轴成28

2、°角。它由两部分组成即中央1/3段的腱性部分和两端的膜性部分。腱性部分厚而坚韧,由3~10束纤维构成,从桡骨近端1/3处发出,止于尺骨远端1/4处,是骨间膜的主要支撑结构,较膜性部分坚韧3倍,强度与前交叉韧带相近;膜性部分柔软而薄弱,分布在腱性部分近端和远端。骨间膜(Theinterosseousmembrane(IOM))但也有学者提出,前臂骨间膜还包含第3个组成部分,即“背侧附属斜索”,该斜索在骨间膜背面联结尺骨近端1/4至桡骨中部。“斜索”与“背侧附属斜索”走行方向相同,两者具有协同抵抗远端肌肉牵拉的作用。在中立位,腱性部分处于最紧张状态,前臂全旋前和全旋后位时

3、处于放松状态(有学者指出在前臂旋转过程中腱性部分长度基本没有变,意在维持尺桡骨的稳定)当前臂旋后时斜索松弛,旋前15°~20°时,斜索开始紧张,到7O°时,斜索和骨间膜上部纤维完全紧张,限制了前臂的过度旋前。骨间膜在中立位至旋后2O°时,基本呈等张状态,尺、桡骨间隙亦最大。继续旋后时,骨间膜中下部纤维紧张,限制了前臂的过度旋后。骨间膜+斜索为前臂的旋转限定了一个范围,即是旋前70°左右,旋后80-90°。进一步旋转则超出了斜索和骨间膜所承受的最大范围。斜索骨间膜骨间膜受力取决于肘关节屈曲角度和前臂旋转角度骨间膜在肘关节全伸直前臂处于中立位时受力为8N;在肘关节屈曲30

4、°前臂旋前时受力为43N。8N~43N当肘关节内翻(即桡骨头与肱骨小头没有接触)时力量从桡骨远端传导,通过骨间膜将力量传导至尺骨近端当肘关节处于外翻姿势(即桡骨头和肱骨小头接触)时力量通过桡骨传导当前臂处于中立位时,尺骨远端传导7%的力量,近端传导93%的力量骨间膜力量的传导前臂旋前时肱桡关节接触面积最大,骨间膜传递应力最小;在前臂由旋前位转至旋后位过程中肱桡关节接触面积逐渐减小,骨间膜应力逐渐增加;前臂旋后时肱桡关节接触面积最小,骨间膜传递应力最大。因此,受伤时如果前臂处于旋前位,易出现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急性桡骨向近端移位及骨间膜撕裂如果前臂处于中立位,易发生单纯性

5、桡骨头边缘骨折如果前臂处于旋后位,易导致前臂双骨折,但很少出现桡骨头骨折。根据腕关节盘的结构对其进行了功能分区:(1)尺骨茎突区:为腕关节盘附着于尺骨茎突的部分,起稳定尺侧腕关节作用;(2)掌背侧边缘区:为掌背侧和尺骨头相附着的部分,起稳定桡尺远端关节作用;(3)中央区:为腕关节盘中央陷窝部分,起承受和传递尺腕关节压力的作用承受、传递、缓冲压力尺骨鹰嘴骨折鹰嘴突位于皮下,易遭受直接创伤,与冠状突组成了C形切迹(半月切迹),其较深的凹陷关节面与滑车关节面构成了肱尺关节,基本上只允许肘关节进行屈伸的活动,并提供内在稳定性损伤机制:1、直接暴力作用于肘后侧,即鹰嘴后方2、跌

6、落致上肢受伤,间接作用于肘部若强大外力作用于前臂近端后侧,使尺桡骨向前移位,由于滑车对鹰嘴的阻挡,使其在冠状突水平发生骨折,结果表现为鹰嘴近骨折端向后方明显移位,而尺骨远折端和桡骨头一起向前方移位,称之为“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前脱位”或“经鹰嘴的肘关节前脱位”尺骨鹰嘴骨折分型:Ⅰ型:骨折无移位Ⅱ型:骨折移位撕脱性骨折:鹰嘴尖端有一小的横行骨折块,与远骨折端分开横断骨折:骨折线走形呈斜形,可以是简单的斜形骨折,也可以是矢状面骨折粉碎性骨折:包括所有粉碎性骨折及常见的严重压缩性骨折,常因直接暴力作用于肘后方所致骨折—脱位:在冠状突或接近冠状突部位发生鹰嘴骨折,尺骨远端和桡骨

7、头一起向前脱位术后第一阶段:炎症/保护(第0~2周)目标:保护性制动、控制水肿,疼痛夹板固定在屈肘60°~75°(肱尺关节休息位在70°左右),前臂取中立位而腕关节轻度背伸运动:如果认为内固定稳定或关节稳定,可以早期在可以忍受的情况下进行肘关节ROM的功能训练治疗方法如果内固定和关节不够稳定,可将毛巾垫在肩部靠在墙上进行肘关节的屈伸运动(在骨折未愈合之前肘关节屈曲角度不要超过90°)同时进行肩、腕、手的肌群主动收缩,防止肌肉挛缩第二阶段:骨折稳定性/纤维形成(第2~8周)目标:无痛下肘关节和前臂达到最大限度主/被动活动范围、减少疤痕粘连恢复患肢完成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