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尿常规检查在体检中的应用教学讲义ppt.ppt

最新尿常规检查在体检中的应用教学讲义ppt.ppt

ID:62122568

大小:1.49 MB

页数:47页

时间:2021-04-17

最新尿常规检查在体检中的应用教学讲义ppt.ppt_第1页
最新尿常规检查在体检中的应用教学讲义ppt.ppt_第2页
最新尿常规检查在体检中的应用教学讲义ppt.ppt_第3页
最新尿常规检查在体检中的应用教学讲义ppt.ppt_第4页
最新尿常规检查在体检中的应用教学讲义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尿常规检查在体检中的应用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尿常规检查在体检中的应用尿液的定义尿液是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排泌所产生的终末代谢产物,尿液的组成和性状可反映机体的代谢状况,并受机体各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临床意义1.协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2.协助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3.用药的监护少尿或无尿可见于:①肾前性:休克、创伤、严重脱水、心力衰竭②肾性:急性重型肾小球肾炎、肾小管坏死、慢性肾衰竭终末期③肾后性:尿路梗阻,膀胱尿潴留等外观正常尿液无色澄清至淡黄或琥珀色淡红色或洗肉水色—肉眼血尿(每升尿含1ml血液),见于肾结核、肿瘤、泌尿系结石、感染、急性肾炎、出血性疾病。镜下血尿(高倍镜视野红细胞

2、数≥3个)浓茶色或酱油色—血红蛋白尿,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溶血性疾病黄色或黄绿色—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一些药物食物所致黄染为黄色或橙黄色尿乳白色浑浊—①脓尿(放置有白色云絮状沉淀)或菌尿(呈云雾状),见于尿路感染②乳糜尿,见于丝虫病、淋巴管阻塞③脂肪尿,多见于肾病综合征、骨折、挤压伤、肾小管变性气味新鲜尿有氨味,见于慢性膀胱炎尿液呈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液呈蒜臭味,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大量食用大蒜、葱时可有大蒜、葱臭味酸碱度参考值:正常新鲜尿呈弱酸性,尿PH约6.5,波动于4.5-8.0临床意义尿PH增高(碱性尿):见于碱中毒、肾小

3、管性酸中毒、尿潴留、膀胱炎、口服碳酸氢钠、多食蔬菜等尿PH降低:见于酸中毒、发热、痛风、低钾性碱中毒、食入大量肉类等尿比重:主要用来评估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参考值:正常人尿比重一般在1.015-1.025之间波动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热、脱水、糖尿病,也见于正常人降低: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衰、尿崩症,也见于正常人大量饮水后化学检查尿蛋白质检查参考值: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尿蛋白定量正常人20-80mg/24h临床意义尿蛋白含量>150mg/24h,或尿白蛋白大于30mg/24h,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0.2~1g/24h+~++1~2g/24h+++~++++

4、>3g/24h生理性蛋白尿:又称功能性蛋白尿,可由剧烈运动、体位、发热、受寒等因素造成,为一过性,一般不超过(+)病理性蛋白尿:最常见于肾小球性疾病,其次为肾小管间质疾病或一些全身性疾病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小管型蛋白尿:间质性肾炎、肾盂肾炎混合性蛋白尿:病变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溢出性蛋白尿:急性血管内溶血、急性肌肉损伤组织性蛋白尿:由于肾组织被破坏或肾小管分泌蛋白增多所致的蛋白尿,多为低分子量蛋白尿假性蛋白尿: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出血或被阴道分泌物污染尿糖检查参考值:正常人尿内含糖量很少,定性试验阴性,定量0.56~5.0mm

5、ol/24h尿。基本知识当定性检测尿糖为阳性,称为糖尿,一般指葡萄糖尿。当血糖超过8.88mmol/L时,尿糖增加,此时的血糖水平临床上常称为肾糖阈值,可看做是部分肾单位重吸收功能达到饱和时的血糖浓度。临床意义①血糖增高性尿糖(血糖超过肾糖阈):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Cushing综合症、嗜铬细胞瘤②肾性糖尿(肾糖阈降低所致):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家族性糖尿③假性糖尿:尿中还原物如VitC、尿酸、或随尿排出的药物如异烟肼、阿斯匹林等,可呈现假阳性④一过性糖尿:如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静滴大量高糖、应激性糖尿尿酮体参考值:正常人定性试验尿酮(-)基本知识由β-

6、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组成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呕吐、子痫、严重饥饿显微镜检查参考值:正常人尿沉渣镜检红细胞0-偶见/HP,白细胞<5个/HP,无肾小管上皮细胞、无管型或仅见少量透明管型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多:>3个/HP称为镜下血尿见于多种肾小球疾病及尿路感染、肾结石、肾结核、多囊肾、出血性疾病白细胞增多:>5个/HP称镜下脓尿见于泌尿系统感染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坏死移行上皮细胞,见于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近膀胱段炎症或移行上皮癌复层鳞状上皮细胞,见于尿道炎管型(蛋白质、或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圆柱形蛋

7、白聚体)—肾实质病变的表现管型形成的必要条件是:①蛋白尿的存在(原尿中的白蛋白和肾小管分泌的T-H蛋白);②肾小管有使尿液浓缩酸化的能力,同时尿流缓慢及局部液积滞,肾单位中形成的管型在重新排尿时随尿排出;③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见于肾实质病变透明管型:见于急慢性肾炎,也可见于正常人蜡样管型:见于严重的肾小管病变脂肪管型:见于肾病综合征肾衰竭管型:见于肾衰竭结晶体结晶体+RBC:见于泌尿系结石磺胺药物结晶:见于服用磺胺类药物(易在酸性尿中形成结晶)亮氨酸、胱氨酸结晶:见于急性黄疸性肝炎、肝硬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