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图像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最新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图像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ID:62128655

大小:1.07 MB

页数:44页

时间:2021-04-17

最新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图像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图像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图像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图像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图像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图像教学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图像一、化学平衡的特征及其判断依据1、特征:2、平衡标志:(1)直接标志1、同一物质的V正=V逆==02、各组分的浓度不变(2)间接标志(4)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定)(5)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发生变化,并在新 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变)(3)是动态平衡(动)即V正=V逆==0(1)化学平衡是针对可逆反应而言(逆)(2)V正=V逆(等)可逆反应中,旧平衡的破坏、新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旧化学平衡V(正)=V(逆)组分含量保持恒定平衡破坏条件改变V(正)≠V(逆)组分含量发生变化新化学平衡一定时间后V`(正)=V`(逆)组分含量保持新恒定①v(正

2、)>v(逆),平衡向右移动②v(正)V逆

3、V逆>V正人体吸入CO后,空气中的CO、O2与人体的血红蛋白将建立如下平衡: CO+HemO2O2+HemCO(Hem为血红蛋白)当HemCO的浓度为HemO2浓度的2%时,人的智力将受到严重损伤。 如果有人CO中毒,根据平衡移动原理,你认为该怎么办?想一想?应用:在硫酸工业中,通过下列反应使SO2氧化为SO3:2SO2+O22SO3;△H<0,试回答下列问题:生产过程中常常通入过量的空气,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催化剂(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例如:N2(g)+3H2(g)2NH3(g)450。C时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实验数据二、改变压强

4、是否会影响平衡实验:2NO2(红棕色)N2O4(无色)2NO2(g)N2O4(g)(红棕色)(无色)思考:加压前后颜色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结论]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观察与思考对于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变化的可逆反应(△n气=0),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例如:2HI(g)H2(g)+I2(g)如果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者液体,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原因:固态、液态物质的体积受压强的影响很小。加压颜色会变吗?分析当压强增大时下述反应的V-t的关系图:2SO2(g)+O2(g)2SO3(g)vtt1t20v(正)v(

5、逆)v(正)=v(逆)·v(正),·v(逆),v(正)=v(逆),,t32NO2(g)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红棕色)(无色)温度升高,混合气体颜色变深吸热反应方向进行温度降低,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放热反应方向进行[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进行(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SO2+O22SO3升高温度vtt1t20v(正)v(逆)v(正)=v(逆)t3v(正)=v(逆),,v(正),··v(逆),在硫酸工业的实际生产中控制的温度为400℃-500℃,为什么?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催化剂仅同等程度地改变

6、正、逆反应速率[总结]改变反应条件时平衡移动的方向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压强减小压强升高温度降低温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向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方向移动向减少生成物的浓度方向移动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向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方向移动向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方向移动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综上所述: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例1:可逆反应aA(g)+bB(g)dD(g)+eE(g);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在下列空格处填写“

7、大于”、“小于”或“等于”。(1)△H___0;(2)a+b_____c+d。TA的转化率1.01x1023Pt2.02x1023Pt3.03x1023Pt任看一根曲线,可知温度升高,A的转化率变大,这说明升温使平衡正移,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再垂直于横坐标画一直线,可知: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A的转化率越小。这说明增大压强使平衡逆移。定一议二四、图像分析例题2.对于mA(g)+nB(g)pC(g)△H有如图所示的变化,则:①p1与p2的关系是;②m+n与p的关系是;③T1与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