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脏解剖概要_图文.-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

最新心脏解剖概要_图文.-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

ID:62131361

大小:1.35 MB

页数:47页

时间:2021-04-18

最新心脏解剖概要_图文.-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1页
最新心脏解剖概要_图文.-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2页
最新心脏解剖概要_图文.-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3页
最新心脏解剖概要_图文.-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4页
最新心脏解剖概要_图文.-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心脏解剖概要_图文.-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心脏解剖概要_图文.-药学医学精品资料解表剂【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属八法中的汗法。【立法】“因其轻而扬之”----病邪轻、病情轻、病位浅,“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作用】发汗、解肌、透疹发汗:直接开泄毛孔,使表邪从汗而出解肌:作用缓和的发汗方法,解除肌腠之邪的方法。【适应证】表证:凡见有恶寒发热,头痛,脉浮者。如:外感风寒、风热、温病初起、麻疹初起、水肿初起、疟疾初起、痢疾初起、疮疡初起,有表证者皆可使用。【分类】根据体质及表邪性质(寒、热)不同分三类。1.辛温解

2、表─祛风解表、渗湿─风寒、风湿表证(水肿、痢疾初起亦多用)---麻黄汤、桂枝汤2.辛凉解表──疏散风热、透疹──风热表证(麻疹初起、疮疡初起)──桑菊饮、银翘散3.扶正解表——散表补虚扶正──正虚外感──败毒散【使用注意】①不宜久煎。②温覆保暖、取微汗。③辨清表里、先后、缓急。④禁忌:虚证水肿、麻疹已透、疮疡己溃、阳证痢疾、吐泻失水者禁忌使用。麻黄汤《伤寒论》【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苔白脉浮紧。【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组成】麻、桂、杏、草【方解】麻(君)──辛苦温,发汗、解表、平喘桂(臣)──辛甘温、解

3、表散寒,助麻黄发汗解表麻桂的比例3∶2发汗力最强杏(佐)──苦辛、①降肺气②合麻黄一宣一降,调肺平喘炙草(使)──甘温①调和②防麻、桂过汗伤亡阳【运用】本方为止咳平喘的基础方,经加减可治多种咳喘。a、风寒表实咳喘──原方使用b、风寒闭肺咳喘─去桂─三拗汤─偏于平喘,加桂偏于解表c、风寒挟痰湿咳喘──去桂──加苏子、陈皮、桑白皮、赤茯苓──华盖散d、风热犯肺之咳喘──去桂加石膏─麻杏石甘汤【特点】1.为经方之典范。2.为辛温解表的代表方,为辛温发汗的峻剂(麻桂的比例3∶2发汗力最强)。3.为治外感风寒表实证重证之要方,代表方。4.止咳

4、平喘的基础方。【使用注意】表虚自汗,气血阴阳虚者,虽有表证亦不可用。桂枝汤《伤寒论》【主治】1.外感风寒表虚证。2.各种原因所致之营卫不和证(多见于病后、产后体虚所致)。要点: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1.外感风寒表虚:是指感邪较轻,肌腠疏松的表寒证。2.营卫不和:即卫强营弱。卫强:非卫气强盛,实指肌表有风邪。营弱:卫浮于外,与邪相争,营阴不能内守。【组成】桂、芍、姜、草、枣【功用】解肌发表,长于调和营卫【方解】桂:辛甘温①解肌散寒。②温经通阳,调卫——散---温阳芍药:酸寒敛阴以和营——收---益阴二药配伍,使营卫调和,辛散而不伤

5、阴,酸敛而不碍邪。桂芍之比3:3。生姜──辛温。①助桂发表。①温胃止呕炙草、大枣——①调和。②补中益气。【服法】①“适寒温”服之。②药后啜热粥。③“温覆”注意保温。④取微汗。⑤禁食生冷等不易消化之品。禁过汗。【加减】1.兼咳喘——加厚朴、杏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伤寒》。2.兼项背强几几──桂枝汤+葛根──桂枝加葛根汤《伤寒》。3.营卫不和的内伤杂病:①病后,产后发热──加当归、白薇②妊娠恶阻证──加砂仁、姜半夏③痹证(寒痹尤上肢)─加威灵仙、桑枝④手足麻木:VB1缺乏证──加黄芪⑤月经不调(经脉有寒者)─加炮姜、艾叶、香附【特点】

6、1.为辛温解表的代表方,为辛温发汗的和剂(桂芍之比3:3)。2.为治外感风寒表虚证之要方、代表方。3.长于调和营卫,又可调和阴阳、气血。【比较】共性:辛温解表——风寒表证麻黄汤——发汗力强,辛温解表重剂,且宣肺平喘,解表散寒——风寒表实证,风寒闭肺之肺实喘咳。桂枝汤——解表力弱,辛温解表和剂,长于调和营卫——风寒表虚证、营卫不和之内伤杂病。九味羌活汤张元素方,录自《此事难知》【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里热证——风寒湿邪束于肌表、经络,内有里热蓄积。要点:①风寒表实证②挟湿:身酸重而痛,头痛如蒙。③里热:口苦而渴,苔或微黄。【组成】羌活、

7、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方解】君:羌活——发汗散寒解表,祛风湿止痹痛臣:防风、苍术——辛温,助君药之功佐助:细辛、白芷、川芎——辛温,发散风寒,宣痹止痛佐制:黄芩、生地——①寒凉,防辛温燥烈太过。②清热生津,治次要证使:甘草——调和【使用注意】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证忌用。【特点】①为治四时外感风寒湿邪,表实无汗,兼里热者之常用方。②配伍特点:辛温燥烈升散之品,与苦寒清润之品相配──升者不峻,寒者不滞。③体现了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临证应灵活变通。银翘散《温病条辨》桑菊饮温病初起、风热

8、表证1.发热,微恶风寒,咽痛明显,或有汗或无汗2.热胜:口干渴,咽肿而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3.兼有:头痛、咳嗽风温初起、风热咳嗽轻证1.发热不甚或无,咳嗽明显(但咳)2.热轻:口微渴,咽痒或微痛,脉浮数,苔薄白病机风热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