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必修1时摩尔质量教学讲义ppt.ppt

最新必修1时摩尔质量教学讲义ppt.ppt

ID:62131488

大小:740.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1-04-18

最新必修1时摩尔质量教学讲义ppt.ppt_第1页
最新必修1时摩尔质量教学讲义ppt.ppt_第2页
最新必修1时摩尔质量教学讲义ppt.ppt_第3页
最新必修1时摩尔质量教学讲义ppt.ppt_第4页
最新必修1时摩尔质量教学讲义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必修1时摩尔质量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1时摩尔质量问题探究微粒数(N)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质量(m)?填写以下表格,并从这些数据中得出相关的结论粒子符号相对分子(原子)质量每个粒子的质量(g/个)1mol物质含有的粒子数(个)1mol物质的质量(g)12C121.993×10-23≈6.02×102312gFe9.302×10-23H2O2.990×10-23Na+3.821×10-23【结论】当质量以g为单位时,有:①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②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③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相对分子(原子)质量或者式量561823≈6.02×10

2、23≈6.02×1023≈6.02×102356g18g23g练习2mol某物质的质量是56g,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是?练习2mol某物质的质量是56g,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是?你能判断出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量(n)和摩尔质量(M)什么关系?5.公式:M=mn56g2molM=28g/molM==56g2mol28g/mol例题:求下列物质的物质的量⑴90gH2O⑵56gN2解:⑴n(H2O)=m(H2O)M(H2O)=90g18g/mol⑵n(N2)=m(N2)M(N2)=5mol=56g28g/mol=2mol课堂练习1、8g甲烷是mol含有个CH4分子有gH原子2、含0.

3、4molCl-的氯化镁是mol质量是g.nmM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NNA微粒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小结宏观物质微观粒子物质的量NnmNNAn×MmMn×NA牢记各物理量的单位:n—mol,M—g/mol,m—g,NA—mol-1课堂练习:1、18mL水中含有个水分子?2、1.204×1024个CO2分子质量是?3、1.92g某气体RO2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为3.612×1022.此气体摩尔质量是,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02×102388g64g/mol32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理解“格

4、物致知”的含义。学习本文“举例子、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学习目标学习字词1、注音:丁肇()中不知所措()2、释词:格物:致知:袖手旁观:zhàocuò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课文结构具体分析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2、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格物致知”出自哪里?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

5、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

6、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5、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6、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7、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8、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但不会做研究。9、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

7、?这是什么论证?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10、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课文总结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想一下,这是不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