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护理针灸穴位培训PPT课件.ppt

最新护理针灸穴位培训PPT课件.ppt

ID:62135053

大小:1.37 MB

页数:97页

时间:2021-04-18

最新护理针灸穴位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护理针灸穴位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护理针灸穴位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护理针灸穴位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护理针灸穴位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护理针灸穴位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护理针灸穴位培训一、腧穴概论二、需要掌握的50个穴位的定位及主治三、临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临床应用一、腧穴概论(一)腧穴的概念: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有孔、隙的意思。腧穴是内脏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和针灸施术的刺激点,一般称为“穴位”.2、经外奇穴又称为“奇穴”。指既有明确的位置,又有穴名,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内的一部分腧穴。“奇”有奇效之意,这些穴位对某些病证有特殊作用。3、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它既无具体的名称,又无固定的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的穴位。即所谓

2、“以痛为腧”,又称“天应穴”、“不定穴”。三类腧穴的特点:定经定位定名主治作用经穴有归经分布在十四经中有固定位置有专用穴 名①局部作用②循经治本经本脏腑器官病奇穴无归经有固定位置有专用穴 名①主要对某病有特效②局部作用阿是穴无归经无固定位置无专用穴 名治局部病变(三)、腧穴的作用:1、近治作用:近治作用是指腧穴能主治该穴所在部位和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如印堂治疗前额痛;颊车治疗牙痛等。近治作用是每一个腧穴主治作用的共同规律。2、远治作用:远治作用是指分布在十二经脉上,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该穴的局部病证,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

3、及的远隔部位组织、器官、脏腑的多种病证。如:足三里不仅能治疗下肢病症,还能治疗胃肠、胸腹等方面的病症;内关治疗心痛等。3、特殊作用:除腧穴的近治、远治作用以外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双向作用(如:天枢、内关等);(2)、相对的特异性(如:关元、足三里;大椎;人中等);(3)、特定穴的特殊作用(如五输穴、原穴、络穴、八会穴等);(4)、经验特效穴的特殊作用(如:至阴、四总穴等)。(四)、腧穴的定位方法经穴及经外奇穴都有固定的位置,腧穴的定位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所以腧穴的定位方法非常重要,希望大家重视。1、解剖标志定位法

4、:解剖标志定位法,是以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各种标志为依据来确定经穴位置的方法。(1)、固定标志:由体表各种固定不移的标志来定穴。如: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五官、发际、指趾甲、肚脐、乳头等。如两眉之间取印堂,两乳之间取膻中等。(2)、动作标志:指要通过一定的动作(活动)才出现的凹陷、纹头等标志来确定穴位。如:张口于耳屏前凹陷处取听宫,屈肘位取曲池等。2、骨度分寸定位法将人体各部按照比例分别规定为一定的长度或宽度,不论其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只要是在相同的部位,其分寸都一样,用这样的方法取穴就叫“骨度”分寸定位法。全身的骨度分

5、寸如下:“骨度分寸”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常用的手指同身寸有以下3种。(1)中指同身寸(2)拇指同身寸(3)横指同身寸(1)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2)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3)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4、简便取穴法临床上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定位方法。此法只适用于某些少数

6、腧穴的量取。如:两耳尖直上与头顶前后正中线的交点取百会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食指端处取列缺;人体立正姿势,中指贴于裤逢,中指尖处取风市穴等。二、需要掌握的50个常见穴位的定位及主治1.中府位置:位于前胸外上方,平第一肋间隙,距胸正中线6寸。  作用:咳嗽气喘,胸中烦闷,肩背痛,腹胀呕逆。2.尺泽位置: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作用: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肘臂挛痛。3.手三里位置:位于前臂背面桡侧,曲池下2寸。  作用:手臂麻疼,屈伸不利,腹胀。4.迎香位置: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0.5寸,鼻扈书中。  作用:鼻塞,鼻

7、炎,口眼歪斜。5.下关位置:在面部耳前方,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开口即闭。  作用:口噤齿痛,耳聋,牙关开合不利。6.头维位置:在头侧部,额角发际上O.5寸。  作用:头痛目眩,眼痛,视物不清。7.髀关位置:在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平臀横纹。  作用:腰痛膝冷,腹痛。8.足三里位置:在小腿外侧,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犊鼻穴下3寸。  作用:腹胀呕吐,胃痛,消化不良。9.三阴交位置:在内踝高点上3寸。   作用: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失眠,神经性一手法:点、掐、揉、擦。10.神门位置:在尺侧腕屈肌腱

8、的桡侧缘,腕掌横纹尺侧端。  作用:心悸失眠,骨蒸盗汗。11.睛明位置: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作用:目赤肿痛,近视色盲。12.攒竹位置:在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作用:目视不明,眼睑瞒动。13.大杼位置:在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发烧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