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气管插管的护理课件PPT课件.ppt

最新气管插管的护理课件PPT课件.ppt

ID:62145922

大小:915.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1-04-19

最新气管插管的护理课件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气管插管的护理课件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气管插管的护理课件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气管插管的护理课件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气管插管的护理课件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气管插管的护理课件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气管插管的护理课件一 、气管插管的 相关知识用物的准备(1)喉镜、牙垫;(2)无菌手套;(3)润滑剂;(4)胶布或固定带;(5)气管插管、管芯;2、插管位置检查(5)胸片:插管尖端位于隆突之上2—3cm:“金标准”。(6)ETCO2当无波形或呼出气CO2<5mmHg,表明插管位于食道。二、气管插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确保在位(1)气管导管插入后病人口中应放入防咬垫或防咬管,防咬瘪或咬破气管插管同时也防止咬伤舌头;(2)气管导管插入后,调整好位置,用胶布妥善固定,以防滑动、摩擦;(3)记录导管外露部分的长度,并用记号笔作标记,每班交

2、班,定时检查,防脱管和单侧肺通气;1、妥善固定确保在位(4)搬动病人或翻身时,要有专人扶持头颈部,注意气管导管及呼吸机管道的位置,以免导管移位、过度牵拉扭曲甚至脱出(5)适当镇静,防躁动挣扎及频繁的吞咽反射;(6)使用约束带适当固定双上肢,防止自行拔出气管插管。导管插入深度:①导管尖端在气管的中段,2—3cm成人②经口插管距中切牙(22±2cm)③经鼻(27±2cm)④儿童经口插管距双唇儿童(12+年龄/2)cm⑤经鼻(15+年龄/2)cm。注意:经口插管外露部分过长可适当剪掉注意(1)避免过度充气:(要求气囊的压力一定要保持在

3、18.5mmHg左右,在20—30mmHg是可接受的最高气囊压力范围),为减少气囊对气管壁的压力,在充气时可采用两种方法。2、做好气囊管理工作2、做好气囊管理工作①最小漏气技术(MLT):气囊充气后,在吸气时有少量气体露出,优点:减少气道损伤。缺点:易发生误吸,对潮气量有影响,导管易移位,气囊上气管黏膜干燥。②最小闭合容量技术(MOV):气囊充气后,在吸气时无气体漏出。优点:不易发生误吸,不影响潮气量,有助于导管固定。缺点:比MLT易发生气道损伤。2、做好气囊管理作(2)检查气囊有无漏气;①听:有无漏气声。②看:口鼻有无气体漏出

4、。③试:气囊放气量与充气量是否等④查:套囊位置有无改变至漏气2、做好气囊管理作(3)标记充气细管在“9点”位,防气囊旋转、扭曲3、恰当湿化及时吸痰(1)气道湿化基本条件要求:①吸气温度32—37℃②相对湿度100%,24小时湿化液量至少250ml有试验证明:低于体表温度2℃为呼吸机湿化器最佳设置温度3、恰当湿化及时吸痰(2)判断湿化效果的标准①湿化满意:分泌物较稀薄,可顺利通过吸痰管,没有结痂,病人安静,呼吸道通畅②湿化不足:分泌物粘稠,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紫绀加重。③湿化过度:分泌物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病人

5、烦躁不安,紫绀加重。4、加强管理保持通畅防脱落,防异物堵塞,防旋转、扭曲、打折,防呕吐物误吸,防针头坠入。5、严格无菌操作每一病人专用一套吸痰盘,24小时消毒更换一次,或每次吸痰前戴无菌手套,一次性吸痰管一次一根,不可重复使用;口腔内吸引与气管内吸引要分开使用吸痰管或一根吸痰管先吸引气管内再吸引口腔。最好采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密闭式吸痰管每24小时更换。6、加强口腔和鼻饲饮食护理①加强口腔护理,每日3—4次,同时注意观察口腔有无霉菌感染,黏膜溃疡等。②鼻饲注意事项(略)7、气囊放气及拔管前须清除气囊上的滞留物,防止滞留物误吸引起

6、肺部感染。8、采取合理体位(1)为减少插管对咽后壁的压迫刺激,头部可取后仰位;(2)定时转动头部(可与翻身同步进行),以减少由于导管及气囊长时间压迫固定部位而增加黏膜损伤的机会,交替采取右45度位、正中位、左45度位,每2h一次9、做好充分的拔管前准备(1)拔管前1h遵医嘱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mg,以防拔管后喉头水肿发生;(2)拔管前30min以生理盐水100ml+地塞米松5mg雾化吸入,以充分湿化气道;(3)拔管前翻身、叩背,充分吸引口、鼻腔及气道内分泌物,而后经气管导管插入吸痰管,放松气囊后再充分吸引,嘱患者深吸气、呼气时将气

7、管导管拔出。谢谢中医儿科学第一章儿科学基础第二节小儿年龄分期[目的要求]1、了解小儿年龄分期的目的与意义。2、熟悉小儿年龄分期的方法,各年龄期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内容要点]一、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分期方法。二、各年龄期的生理特点。三、小儿年龄分期对儿童保健和儿科疾病诊断、治疗、预防、护理工作的意义。[概述]①儿童生命活动的开始,起于胚胎。新生命产生之后,始终处在生长发育的动态过程中。②不同年龄的小儿,其形体、生理、病理方面各有其不同特点,养育、保健、疾病防治等都有着不同的要求。③古代医家

8、对小儿年龄的分期,最早在《灵枢·卫气失常》就提出“十八已上为少,六岁已上为小”,④现代将18岁以内均作为儿科就诊范围。⑤为了儿科临床工作的方便,将小儿时期划分为七个阶段,以便于更好地指导儿童养育和疾病防治。一、胎儿期从受精卵到出生前为胎儿期。胎龄从孕妇末次月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