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0号冷却管交底.doc

大桥0号冷却管交底.doc

ID:62151694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4-19

大桥0号冷却管交底.doc_第1页
大桥0号冷却管交底.doc_第2页
大桥0号冷却管交底.doc_第3页
大桥0号冷却管交底.doc_第4页
大桥0号冷却管交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桥0号冷却管交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技术交底记录表工程项目名称蒙河铁路二标分部工程名称小岔河大桥分项工程名称承台及冷却管交底日期接受交底部门和人员现场主要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及各工序作业班组长交底内容交底资料名称:交底类容冷却管及测温元件的安装交底原件:附后签收记 录接受交底人员签证交底人员签证作业队签 字日期签字:日   期:测量主管施工员施工员施工员工班长    MH-02/02/10ZTWJ2012-11队-桥02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铁五局蒙河铁路第二项目部隧道11队小岔河大桥工程           编号:ZTWJ2012-11队-桥02            

2、             冷却管及测温元件的安装单位:中铁五局蒙河铁路二项目部隧道11队编制:      复 核:       中铁五局蒙河铁路第二项目部隧道11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交底类容冷却管及测温元件的安装(1)冷却管采用Φ25焊接钢管,接头采用钢接头,拐角处采用弯头。先将钢管按冷却管安装图下料及攻丝并运至现场,钢筋绑扎完毕后,按设计位置安装,接头处先涂上油漆再拧紧,可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浆堵管及通水过程中漏水。安装完毕后,进行试通水,检查管路通水正常方进行下一道工序。(2)测温元件在钢筋及冷却管安装完毕后安装,安装时将元件安装固定在设计位置,

3、保证位置准确、固定牢固,将导线沿钢筋引出承台顶面一定高度,用胶布包裹导线端头,避免弄脏。同时,引出的导线要逐一编号,便于温度监测。80a80a-2*802570808585Ⅰ—ⅠⅡⅡ250注:a=1610cm b=1080cm冷却水管的布置平面图说明:1、本图尺寸以cm计2、冷却水管为φ25焊接钢管。进水口8080a(int(b/80)-1)×80bⅡ—Ⅱ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Ⅰa-2*80出水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冷却水管的布置a)冷却水管采用Φ25mm钢管,布置间距为80cm。b)冷却管的布置考虑以下原则:能保证各层冷却管能独立通水,且拆模不影响

4、通水;每层要分多根独立管道,缩短冷却路径,以使砼冷却均匀;能根据测温结果调节各管路通水量。c)抽水循环冷却,通水时间从砼覆盖冷却管开始,以后根据测温结果调节通水量直至停水。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采用集中生产,输送泵泵送或者吊装入模浇筑施工。(1)混凝土的泵送。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泵送前用水泥砂浆湿润输送管道,以防堵管。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20cm左右,以便泵送。(2)混凝土的浇筑A、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对承台范围内的杂物、积水进行全面清理,对模板、钢筋、冷却管及预埋件位置进行认真检查,确保位置准确;经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认可后方可开盘。B、混凝土浇筑的准备过程

5、中,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对材料准备情况进行核查,对各岗位的人员逐一落实。C、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连续浇筑,可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同时便于振捣,分层厚度为30cm。层内从承台短边开始,由两边向中间浇筑。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完毕,保证无层间冷缝发生。D、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操作中严格按振动棒的作用范围进行,严禁漏捣。振捣时应快插慢抽,严格控制振捣时间,避免因振捣不密实出现蜂窝麻面,或因振捣时间过长而出现振捣性离析的情况。E、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其自由下落高度不大于2m,浇筑时应视情况设置溜槽或串筒,必要时在承台顶网钢筋上开几个“天窗

6、”,浇筑到顶面时补焊截断的钢筋。F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中线附近低洼处放置排污泵,及时清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汇集的表面泌水,如在浇筑过程中遇到降雨,应用彩条布遮盖承台上空。G、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在初凝之前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压收汗,以清除混凝土表面早期产生的塑性裂缝。H、承台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小于60m3/h。(3)混凝土的养护表面用麻袋覆盖并洒水进行保温保湿养护。侧模外挂麻袋保温,根据测温结果指导养护工作,将降温速度控制在2℃/d,养护时间14d。      承台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承台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2.11的规定。承台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7、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尺寸±30尺量长、宽、高各2点2顶面高程±20测量5点3轴线偏位15测量纵横各2点4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30尺量各边2处  承台大体积砼温度裂缝控制主要技术措施1)优化砼配合比a)选用42.5#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水化热较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热低10%左右。 b)粗骨料选用级配良好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细骨料选用天然砂,含泥量不大于1.5%,以降低水泥用量。c)采用“双掺技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即同时掺加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可有效降低单位砼水泥用量并延缓温升峰值出现时间。d)选定材料后,通过计算和试

8、配,最终选定合理的配合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