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作品《童年情景》作品赏析

舒曼作品《童年情景》作品赏析

ID:6215170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7

舒曼作品《童年情景》作品赏析_第1页
舒曼作品《童年情景》作品赏析_第2页
舒曼作品《童年情景》作品赏析_第3页
舒曼作品《童年情景》作品赏析_第4页
舒曼作品《童年情景》作品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舒曼作品《童年情景》作品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舒曼作品《童年情景》作品赏析  舒曼,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曾在莱比锡大学学法律,19岁起师从维克学钢琴,1834年创办《新音乐报》,刊发了大量评论文章,成为当时德国音乐艺术生活中革新与进步艺术倾向的喉舌。1840年与维克之女德国钢琴家克拉拉结婚。1854年精神错乱,后死于精神病院。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狂欢节》,《童年情景》等,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和生活》,《诗人之恋》;艺术歌曲《月夜》,《奉献》,《核桃树》等。舒曼继承发展了舒伯特歌曲创作传统,进一步丰富了钢琴伴奏的表现方法,注重选择富有诗意的歌词,故享有诗人音

2、乐家的称号。舒曼在1938年创作了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以他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天真烂漫,充满了各种离奇幻想的岁月,以此来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美好的童年回忆。6这部作品描述了舒曼心中的童年生活,也是一个成年人对童年情景的一种缅怀。他想人们战火死了他儿童时代的深刻经历,这部作品创作手法简练,形象刻画准确、鲜明,心理描述细腻。《童年情景》组曲共有13首小曲。各曲标题为《异国和异国的人们》、《奇怪的传说》、《捉迷藏》、《孩子的请求》、《无限的快乐》、《重要的事件》、《梦幻曲》、《火炉旁》、《骑竹马》、《过分认真》、《惊

3、吓》、《孩子入睡》、《诗人的生活》(1)异国和异国的人们。平稳四分音符夹杂着不安分的附点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孩子听到异国故事时诧异好好奇的神情。(2)奇怪的传说。突变的节奏使乐曲显得夸张活泼,仿佛古怪离奇的故事给孩子留下了深刻印象。(3)捉迷藏。上上下下飞快跳跃的顿音逼真地展现出孩子们你躲我藏、追逐游戏的情景。(4)孩子的请求,亲切温柔的旋律充满稚气,并带有祈求、幻想的情绪,最后结束在属七和弦的七音上,形象地描绘了孩子提出请求期待答复时的神情。(5)心满意足。欢快的旋律音型在高低声部轮番出现,内声部固定的切分节奏、丰满的和

4、声都微妙地刻画了孩子得到所期望的东西后满足幸福的心理。(6)重要事件。夸张而单纯的顿音、呆板的节奏,呈现出孩子一本正经的严肃面孔,令人发笑。(7)梦幻曲。这是其中最精彩迷人的一首,常单独演奏,还被改编为各种乐器的独奏曲,并广为流传。乐曲节奏缓慢平稳,旋律起伏均匀,细腻动人,在丰满温和的和弦衬托下,渗透着梦境般静谧甜美的诗意,把人们带入梦幻境界。(8)在壁炉旁。柔和舒展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充满融融之乐,和谐温暖的家庭图景。6(9)木马游戏。在持续音上奏出带切分节奏的旋律简洁生动,使人联想到前后晃动的木马和木马上兴高采烈的

5、小骑士。(10)过分认真。跨小节的绵绵不断的切人构成严肃单调的主题,恰当地描绘出孩子努力思索神情。(11)惊吓。平静的主题交织着紧张的半音经过的弦,经音乐罩上一层恐怖色彩,刻画了儿童听到鬼怪故事后害怕惊恐而又好奇的心理。(12)入眠。晃动的节奏型加上卡农手法的运用,形成了摇篮曲般温和宁静的气氛,中间的转调更增添了乐曲的梦幻色彩,最后平静舒缓的音乐表明孩子已酣然入睡。(13)诗人的话。这首终曲是以成人的口吻写成,旋律悠缓,蕴含着迷惘惆怅的心情,表达了舒曼对已逝童年的忧伤和感慨。1标题性既是一种进步艺术的一般特征,也是浪漫主

6、义音乐家现实主义倾向的表现舒曼的标题音乐不是简单地运用情节性的标题,而是通过鲜活而富于诗意的提示将人们带入特定的意境中自由幻想,从而更深刻地表现多样的情感和细致的心理体验。他常常是先写6音乐,后定标题,而且标题的类型也非常多样。有的受文学作品的影响命名,如《蝴蝶》;有的为隐喻性的字谜,如《狂欢节》;还有的表明了作品体裁,如《交响练习曲》,而《童年情景》的标题更具诗意和幻想气质,一个个标题不仅生动贴切,更具画龙点睛的作用。孩提时听“奇异的故事”,玩“捉迷藏”、“竹马游戏”,以及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受到“惊吓”时的各样心情,

7、不仅描绘了纯朴的儿童生活,也唤起了成人对童年时代的回忆。2曲式及调性舒曼的钢琴创作,并没有完全摆脱古典的结构形式,受民间舞曲音乐的影响,他常采用圆舞曲的形式。他也很偏爱变奏手法,主题动机经常会通过变奏的形式加以展开。《童年情景》中各曲分别采用了简洁的“二段体”或“三段体”结构,调性布局也较有规律,前六首的调性向属调方向转(G—D—B—D—D—A),第七、第八首(F大调),与前一首在调性上形成了三度关系的连接,这是浪漫派作曲家调性安排的显著特点之一。同样,第九、第十首(C—#g=ba)在连接上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之后,调性回

8、到主调(G—e—G)。3和声舒曼的和声理念主要承袭于贝多芬和舒伯特,但浪漫主义的美学思想及舒曼诗人般的个性,驱使他极力寻求多样且新颖的和声效果。6《童年情景》的和声运用在传统功能性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地突破,如更加重视副属和弦,特别是重属和弦的运用,由此造成调性的扩展(“异国和异国人民”第1小节,“梦幻”第22小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