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趣味性识字.doc

低年级趣味性识字.doc

ID:62162666

大小:3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低年级趣味性识字.doc_第1页
低年级趣味性识字.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低年级趣味性识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低年级趣味性识字1、用比较法进行识字小学低年级的生字有很多是形声字,我们可以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教学时,在学生掌握读音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联系与该汉字相对应的事物,利用比较法,辨认和识记汉字,同时理解字义。如:教"良、浪、娘、粮",良的韵母"iang"是表声,"浪"跟水有关,部首是三点水,"娘"是指女性,部首是"女"旁,"粮"是粮食,包括大米、面、豆,部首是"米"旁。又如教"清"、"情"、"请"三个字时,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懂得"清水"的"清"与"水"有关,形旁是"氵","事情"或"心情"的"情"

2、与心理活动有关,形旁是"忄","请人"要说话,故有"讠"字旁。利用汉字特点,采取多种教法要确切讲明字义。学生对字词的含义理解越深刻,音、形、义的联系就越紧密,识记也就更加容易,所以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例如我在教学《操场上》一课让学生比较"跑"和"抱"两个字时,叫两个学生先做"跑"和"抱"的动作,经过启发,使学生弄懂跑步靠脚的动作,所以用"足",抱东西是手的运用,所以用"扌"。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很快地掌握了形旁表义的规律,也学会了利用这一规律识字。教学形近字和同音字时,根据其特点,引导学生读准音,讲清义,区别字形异

3、同部分。然后进行组词。如"土"、"士"、"园"、"圆"在读准字音,讲清字义,区别字形的基础上组成"土地"、"战士"、"一元"、"花园"、"圆圈"等词进行比较识记。2、用部首指导学生识字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利用部首帮助学生识字,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例:教"打"字,它的部首是提手旁,"打"和手的动作有关系:用手打人或抓住物体打下去,都跟手有关系,所以在不同时间教"提、抓、扔、托、扶、拾"等字,我们可以提醒学生,这些字都跟手的动作有关系,所以用了提手旁做部首。例:教"踢、跨、跳、跑"这几个字的部首是足字旁,"足"就是"脚

4、"的意思。这几个字的意思都跟脚的动作有关系,所以用了足字旁做部首。学生掌握了方法,就容易理解字义,就能较好地组词造句,学习课文和阅读课文。这种方法对后进生帮助最大。再比如一些字可采用构字部件的组合记忆的方法识记,如教:"美"字时,学生难于记忆,也容易写错,我就采用构字部件组合法编顺口溜识记,构字部件的组合是:王、大。于是我编了一个顺口溜:王大美人。学生马上就把两个字的构字部件记下来了,这样增强了记忆的兴趣。有时学生也能用这种方法自己编一编顺口溜。3、生字猜谜法机械化地教识字,枯燥无味,学生容易厌烦,特别是低年级同学

5、,好动好玩,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疲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语文识字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得以巩固和熟练。所以,在教学中,利用生字的组成特点,可以编一些简单的谜面,让学生认识生字,创设游戏性情境,使他们在活跃的气氛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提高识字的兴趣。如"告"的谜面可以是"一口咬掉牛尾巴"。"三木不是林,是什么?请回答。又如“王”的谜面可以是“1+1不等于2”“朋”字的谜面可以是“六十天”还有“春”的谜面"三人同日行"等等。学生在猜谜中掌握方法,强了教学效果,也使同学们兴趣盎然,思维

6、很活跃。4、想象法小学生的想象力较丰富,有时甚至是出乎预料的想象力,适当地让学生进行联想、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例如:教"怕"字,怕是竖心旁,跟心情有关,想象一个人心里很害怕,脸色都白了。"森"想象有很多很多大大小小的树木,所以成了森林。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清它们的意思,启发学生联想,如教学"灭"字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形象记忆,我在课前备课时准备了一块6公分长,1公分宽的条形板和一盒火柴,讲到"灭"字时,我先点燃一小团纸,当纸团的火苗正旺时,用板迅速将火压灭,边做试验边向

7、学生讲解条形板可想象为"灭"字的一横,燃烧的火苗就相当于"灭"字的"火"字,这是将会意字用直观试验的方法让学生有趣地接受,丰富感性认识,增强记忆的趣味的方法。这种方法识字率达99%。5、写话法每周写一段话可以帮助学生真正记住他们所学过的字。根据记忆的规律,学生对学过的字,如果只是当时读一读,写一写,可能只是当时记住了。而每周写一段话,他们每周就要用到一些字。这时,他们是在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了,这样对生字的记忆自然会深刻得多。而那些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还会通过各种途径去学一些他没学过而他要用到的字,这样自然又扩大了学

8、生的识字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