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导学案使用版(八开).doc

第二版导学案使用版(八开).doc

ID:62165621

大小:13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4-20

第二版导学案使用版(八开).doc_第1页
第二版导学案使用版(八开).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第二版导学案使用版(八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滦平二中八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编号课题18。1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主备人蒙海华备课时间2012-11-22学教目标1.了解确定平面上物体位置的三种方法;2.掌握用一对数来确定物体位置这种方法。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学流程问题拓展:(1)在电影院内,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要几个数据?(2)那如果是一个两层的电影院,也需要两个数据吗?那一层的“3排6号”和二层的“3排6号”如何区分呢?总结:平面上物体的位置可以用唯一一对数来表示;而空间中的确定位置,自然需要三个数据.三:运用新知,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是小强画的

2、一张脸,他对小亮说:“如果我用(1,3)表示这张脸的左眼,用(3,3)表示右眼,你说这张嘴的位置是____.2.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个正方形被等分成4行4列,如图所示,他问大家几个问题,你能答出来吗?(1)若A点用(1,1)表示,B点用(2,2)表示,C点用(0,0)表示,则C点在图中的哪个位置?请你标出.(2)若点A用(-3,1)表示,B点用(-2,2),C点用(0,0)表示,则点C在哪儿?请标出,D点又如何表示.通过此部分体现数学的现实性,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激发了学生

3、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观。重点掌握用一对数来确定物体位置这种方法。难点方位角和距离相对于参照物确定物体位置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学流程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我们的生活中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如:确定学校、家庭的位置,课程表上确定课程的位置,棋盘上确定棋子的位置,地图上确定城市的位置,教室里确定自己的位置等等……,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确定平面上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二:规定任务,自学交流:进入教室,你能通过什么方式找到自己的座位?怎样介绍给别人呢?5排3列与3排5列,他们一样吗?带着这些问

4、题我们自学课本128页,合作完成“一起探究”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规定自学任务培养学生读书自学能力。[温馨提示]流程六段:1、情境导入,明确目标。2、规定任务,自学交流。3、以学定教,点拨升华。4、运用新知,训练巩固.5、拓展延伸,知能转化。6、总结感悟,评价反馈。(简化为:导、学、点、练、展、评六字)流程四环节:学、讲、练、评。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学流程四:一起探究,解决问题:(一)1.利用书上129页河北省政区示意图,如果以石家庄为参照点,怎样描述衡

5、水市的位置呢?2.试一试:解决130页做一做的两个问题。3。想一想:要表示平面上某点的位置,首先要确定出什么?其次用这种方法需要哪些数据来表示?总结:用和两个数据表示某点相对于参照点的位置4.用一用:下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对我方潜艇来说:(1)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2)距我方潜艇图上距离1cm处的敌舰有哪几艘?(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教师从此题来介绍确定物体位置要从角和距离的表示。其实这是坐标思想的渗透,但不严格的介绍坐标

6、,希望学生体会到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有多种方式,但基本都需要两个数据。导学流程ABDCEFO1234512345(二):据新华社报道,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0分,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震中位于唐山市吉祥路一带,即北纬39°,东经118,在这次地震中,有24万人丧生,是有史以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特大灾难之一,你能在地图上找到震中的大致位置吗?总结:还经常用和确定物体的位置。五:拓展延伸,知能转化:如图,如果用A(2,2)表示A点处有两个苹果,两个桔子;D(3,4)表示D点处有三个苹果,四

7、个桔子。(1)请表示其它各点,并分别说明各点所表示的意义。(2)从A到B,按以下三条路线行走(沿方格线走):①A→C→D→B②A→E→D→B③A→E→F→B问题:走哪条路线得到的苹果最多?走哪条路线得到的桔子最多?为什么?教师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位置的确定需要纬度和经度,同时给一个经度和纬度也能唯一确定一个位置。个性教案补充六:归纳梳理,总结提炼: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用几个数据可以确定平面内物体位置的确定?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表示时注意什么?反思小结[温馨提示]流程六段:1、情境导入,明确目标。2、规定任务,自学交流

8、。3、以学定教,点拨升华。4、运用新知,训练巩固.5、拓展延伸,知能转化。6、总结感悟,评价反馈。(简化为:导、学、点、练、展、评六字)流程四环节:学、讲、练、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