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二轮复习.doc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二轮复习.doc

ID:62169045

大小:6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4-20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二轮复习.doc_第1页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二轮复习.doc_第2页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二轮复习.doc_第3页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二轮复习.doc_第4页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二轮复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二轮复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二轮复习巨野一中化学组要想唱歌先定调——《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准确定位一、研究“两纲”,全面落实《考试说明》的要求1.《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之间的关系:《考试说明》≤《考试大纲》<《课程标准》(教材),《考试说明》既是命题者命题的依据,也是师生复习的依据。山东省高考模式,理科综合中化学学科70分必考和8分选考的比例提醒我们要合理安排本模块的复习时间.2.研究《考试说明》最重要的一环是进行比较研究,要与往年比较,找出去年与今年《考试大纲》的不同之处,搞清删减、增加和修改了

2、哪些内容,不做无用功,提高复习效率。本模块2009年考纲在“(二)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部分增加的内容“6.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二、重视高考试题的教学价值挖掘1。《教学大纲》模式高考命题思想转变的启示:对高考的研究一般注重两个方面:“变化中的稳定”和“稳定中的发展”。如果我们把每一年的高考试题放在十年流程中加以分析,不难发现基本的题型、题量、题旨、题材从1995年以来每年都是处于一种微小

3、的“量变"中.1995年命题思想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时,广大师生也曾困惑与迷茫相当一段时间,感觉旧的题型更顺手.但到今天,我们都基本摈弃了对1994年以前的高考试题的研究,为什么呢?因为课程标准的发展已经推动了我们教育教学的发展,“以知识立意的高考题”现在已经是无法应付“以能力立意的高考题”.2.《课程标准》模式高考有前车可鉴:我们即将迎接的2009年高考是我省课程改革之后的第三次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所以我们可以遵循“变化中的稳定”和“稳定中的发展”g规律把脉2009年高考。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三维目标要求立意

4、的”试题取代“以能力立意的”试题,必然经历一段适应期.三、必须明确《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自身的特点1。《课程标准》中有如下描述:“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内容主要是讨论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较为抽象,在化学基本理论的学习与应用上的要求比其他模块要高。在讲解时应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要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经验与知识,尽可能通过化学实验或引用实验事实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还要利用各种模型、图表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这对我们的二轮复习同样有指导意义.2.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利与弊分析:(1)选

5、修内容是必修内容的深化与细化,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物质性质等具体内容。(2)知识点少且发散性较弱,考点集中,便于集中攻克。(3)知识点之间相对独立,一般能够得分。(4)内容抽象、术语晦涩陌生,入门门槛较高。(5)由于是新内容,教法、学法、考法研究不系统,部分教师本人就不能驾驭。(6)知识的逻辑联系难以建立,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多、不易得全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欲善其事利其器——《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二轮复习的效率策略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有:查漏补缺;构建各章节的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发展学生能

6、力特别是应试能力。要完成这些任务,我们最重要是讲究复习效率。怎样的复习,效率才是高效的?最有效的应该是如何选择和组织有针对性的习题给学生训练。我认为我们可以这样做:一、清楚第二轮复习备考的基本思路。1.明确知识要点在研究考纲的基础上确定本模块的知识要点,作出命题预测制订复习对策,《物质结构与性质》命题预测及复习对策:(1)掌握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2)能够正确地书写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能够用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轨道、电子自旋方向等概念来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不引入四个量子数)了解泡利不相

7、容原理、洪特规则的应用;(3)知道电子在不同电子层、电子亚层之间发生跃迁会伴随着能量变化;(4)理解电离能、第一电离能的含义,能够解释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能够用第一电离能解释元素得、失电子难易程度;(5)了解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有:化学键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范德华力、氢键;(6)了解离子晶体中含有离子键,明确知道离子晶体的成键微粒、微粒间作用、解释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7)通过N2分子的成键特点,了解σ键和π键;能够以CH4、C2H4、C2H2为例,通过sp3

8、、sp2、sp杂化轨道理论解释键角、分子构型;能用键长、键能解释分子的稳定性(键的稳定性),能用键长、键角解释分子的构型和极性;(8)以金刚石、二氧化硅微粒认识原子晶体的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9)理解金属晶体中存在金属键,能够用金属键解释金属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10)以[Cu(NH3)4]2+、Pt(NH3)2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