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减速力和其心血管疾病中临床应用

心率减速力和其心血管疾病中临床应用

ID:6217031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7

心率减速力和其心血管疾病中临床应用_第1页
心率减速力和其心血管疾病中临床应用_第2页
心率减速力和其心血管疾病中临床应用_第3页
心率减速力和其心血管疾病中临床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心率减速力和其心血管疾病中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率减速力和其心血管疾病中临床应用  【摘要】心率减速力是近年来心电生理学又一新的检测技术,同心率变异性及窦性心律震荡一样在动态心电图基础上用于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的活性,特别是能单独量化迷走神经的张力,且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并在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应用中显示出优越的预测价值,临床应用前景更广阔。【关键词】心率减速力;迷走神经张力;心脏性猝死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研究证实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其猝死的重要因素,如何早期有效地寻找高危预警指标,及时筛选高危患者,对预后判断及减少心血管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应用心率变异性(HRV)和窦性心律震

2、荡(HRT)检测仅反映了自主神经间接性调节功能,且运用中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特异性、敏感性及预测值的限制需寻求新的、直接性的检测技术。2006年Schmidt等[1]提出了能反映自主神经张力的新指标即心率减速力。近年来DC成为心电生理研究的热点,并不断应用于临床。1定义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capacity4rate,DC)是指窦性心搏RR间期的总趋向及趋缓减速的能力。在人体内迷走神经是心脏的减速神经,为了满足及适应机体需要,迷走神经调节心率减速的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到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当患者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时如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

3、、心肌病或高血压病等,心脏的生理机能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活性降低,而表现为心率减速的能力异常,心率减速力值降低[1]。2DC检测的机理在自主神经体系中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分别不均等的反向调节心脏,本质上对心脏起主要保护作用的是迷走神经的活性大小,作为心率的减速神经其在满足和适应机体机能需要中起主要调节作用。DC的检测技术实际上是发掘每个心动周期中留下的自主神经细微而快速地对心率的调节痕迹,并通过位相整序信号平均技术直接的把迷走神经对心率的减速调节作用做定量检测。经循证医学验证,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筛选高危患者预警作用的敏感性具

4、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因而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并视为一种单独定量检测迷走神经活性的新技术[2]。3检测方法DC的检测需使用244h动态心电图记录,经专门软件脱机分析并对伪差及基线漂移采取相对应的频率处理,用适宜频率对各通道进行采样,通过自动分析计算出DC值。方法如下:确定30个周期为心率段数值;选择符合要求的减速点为中心,在其左右依次定取15个心动周期作为一个心率段;有序排列进行并位相整序后,再信号平均其对应序号的周期,求出其平均值;最后利用公式DC(ms)=[X(0)+X(1)-X(-1)-X(-2)]×1/4计算。计算结果DC值30%的价值却不尽

5、如人意。有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心脏性猝死多发生在LVEF>55%的人群中,而在LVEF≤30%的人群特别是LVEF在10%~20%之间时却很少见,且有随着LVEF的降低,非心脏性猝死的事件反而增多的现象,可见临床上应用LVEF对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尚存在诸多不足,也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检测时机等,敏感性也相对较低。王兴德等[9]通过检测分析50例心衰组患者的DC值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发现CHF同AMI患者一样都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失衡,迷走神经保护作用减弱的情况,且DC的检测优于传统的自主神经功能检测,在定性和分类检测方面均有明显优

6、势。利用DC不仅对LVEF≤30%的CHF患者预测敏感性高,而且对仍存在较高的猝死风险的LVEF>30%的患者也有较强的预测价值,其对CHF患者猝死及全因死亡预警作用明显胜过LVEF[10]。说明DC的定量价值能更细化、更直接的对危险进行分层,且预测价值更为可靠。4.3高血压和心肌病4高血压和心肌病患者DC的独立研究方面较少,国内大多集中在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研究。不过在对系统性疾病的研究时,在选取36例合并高血压组与40例正常血压对照组的比较时,发现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组DC值明显降低,且与HRV指标相关更密切[11]。杨晓云等通过研究DC在32例

7、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中的变化并与34例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DC值与LVEF及HRV指标有相关意义的临床价值,是筛选高危患者较为可靠的新指标[12]。至于各分级高血压病患者与DC的相关性及DC值对心肌病病情和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可操作性尚需临床大样本进一步观察。  4.4室性心律失常近年来有国内学者把冠心病患者有无伴发室性心动过速分组研究DC与HRV,发现伴发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DC值降低更明显,DC值比HRV更利于评估迷走神经的损害程度,因为HRV部分指标值更易受外围因素的影响[13-14]。也有研究通过分析8例心脏性猝死和17

8、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DC值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对DC的检测是能独立评价患者迷走神经直接调节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